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不再忌諱人口政策

2006年1月4日

與在鄰國法國不同,人口政策在戰後的德國曾被當作一個忌諱的話題。但是,隨著社會保障體制的危機加劇,德國人也開始公開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https://p.dw.com/p/7jzb
德國人的出生率在下滑圖片來源: AP

德國人有時候懷著妒嫉的心理望著法國——因為那裡沒有「後繼無人」這個問題。法國「費加羅」報不久前驕傲地宣稱:「我們有六千二百萬法國人」 。正當德國人口在減少的時候,法國的人口在增長。今天法國的出生率在歐洲居於首位,年新生兒超過至少有八千二百萬人口的德國。

這種人口發展上的不同有許多原因,各自政府的人口政策肯定是其中之一。但有一點也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積極推動「人口政策」在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政權覆滅之後曾經是不合時宜的。完全不同於法國:那裡,查理•戴高樂總統曾向他的國民要一千二百萬嬰兒——法國人覺得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納粹的種族狂

這種人口政策在納粹統治終結之後的德國是不能想像的。「柏林世界人口和全球發展研究所」的萊納爾•科靈霍爾茨解釋道:「我們的納粹主義歷史給這個題目塗上了一層種族研究和種族意識形態概念的色彩,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凡涉及到這個題目的爭論,都特別小心翼翼。」

這種畏懼在所有的從前曾受法西斯統治的歐洲國家裡都可以感覺到,因為人口政策在那裡曾經成為達到目的的手段:為了統治別的民族,應該大量繁殖自己的民族。德意志帝國內政部部長威廉•弗裡克1935年在母親節 那天的電台講話就清楚地表達了那種殺氣騰騰的種族狂:「您們大家都十分瞭解,德意志民族自從世紀交替以來直到前不久,出生率的下降多麼令人擔憂,這個令人感到悲哀的錯誤挑選和種族的混合的事實已經開始產生影響,因為社會各個階層生活勤奮 的家庭生育的孩子越來越少了,而與此同時,往往是那些沒有多少價值的、已經變了質的家庭卻在無法阻止地繁殖,還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德國人在和異族結合。」

「女人的戰場」

納粹主義者實行他們意義上的人口政策。從1938年起,德國的有三個孩子以上的母親都被授予母親十字勳章。 阿道爾夫•希特勒把母親身份稱之為「女人的戰場」,因為德國的女人應該為世界生產德國兵。納粹政權希望通過經濟刺激和在意識形態上對母親角色的提升來喚醒盡可能多生孩子的願望。

納粹分子追求純種國民的這種狂熱是後來導致家庭政策成為忌諱題目的原因。戰後時期德國的政治家們都有意迴避這個話題,人口研究家科靈霍爾茨說。「康拉德•艾德諾說過『反正人們會有孩子的』,赫爾穆特•施密特也曾經說過,在居民的床上是找不到什麼政治的,就連赫爾穆特•柯爾和施羅德政府開始也不想在家庭政策這件事情上有所幹涉。」

升高的意識形態溫度

誰都不想推行人口政策,因為這個詞讓人聯想起納粹時期。直到前不久,這個問題才展開熱烈的討論,比如有人問,法國婦女之所以願意多生孩子,是否是因為那裡照顧孩子的條件特別好。這種新的辯論首先具有明顯的物質原因——導線是社會保障體制的危機。「今天,這裡的社會保障體制危機和人口統計因素根本沒有關係」,萊納爾•科靈霍爾茨解釋說。「這個問題,要從2015年起,當最後的生育高峰年份出生的人都退休的時候才會出現。」在過去幾個月中,這種辯論似乎被非意識形態化了。「全托幼兒園或者全日制學校照顧孩子的問題突然得到各方面承認,並且突然行得通了。」

在德國,這種新的坦率,即以務實的方式轉向人口發展題目,是正面的。這種新的坦率性反面——在所有別的政治題目上都存在——是把這個問題進行情感化炒作的傾向。有不少時事評論家和媒體刻意渲染德國社會走上了窮途末路,同時他們使用了像「出生率崩潰」或者「生育罷工」這樣的誇張的辭藻。因此,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傑伊•溫特(Jay Winter)強烈地警告德國人,「要降低這場爭論的意識形態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