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基礎教育露弊端,「自主學校」應運而生

2003年2月4日

德國的基礎教育制度曾經被視為切合實際、因材施教的有效體制。德國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實現經濟奇跡,與其較高的國民教育水準有很大的關係。但時過境遷,當今的社會經濟結構、就業市場發生了不少變化,沿用了幾十年的教育體制逐漸暴露出一些弊端。教育改革的呼聲日漸高漲。北威州實行的一項試點,旨在給學校更多自主權。

https://p.dw.com/p/3Eec
根據2001年底公佈的「比薩」調查,德國中小學生在讀寫能力上低於被調查的32個工業國家的平均水準圖片來源: AP

2000年,國際經合組織在成員國範圍內進行了一次中學生學科水準測試。德國學生在參加測試的32個工業國家中排名十分靠後,讀寫能力甚至低於平均水準。

這一結果去年公佈之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輿論紛紛批評現行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並探討改進的對策。導致教學水準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經常被提到的有:學校師資和經費不足,條條框框太多。缺乏競爭機制,全日制學校太少,學生得不到足夠的輔導,還有人提到社會問題,如單親家庭和移民子女大量增加等。家長一籌莫展,學校為自己抱屈,教育部門如坐針氈。改革勢在必行。

北威州的「自主學校」改革計劃

其實政府醞釀教育改革已經有很長時間,一些試點性質的措施也已出台。德國學校的官僚體制和僵化管理是出了名的。根據國際經合組織的調查,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中小學對日常教學和管理所能施加的影響是最小的。北威州教育部正在實施的一個叫做「自主學校」的項目正是要改變這一現狀。

從去年夏天開始,全州有300多所中小學參加這一試點。與以前相比,這些學校在人事和財政方面擁有了更多自主權,有權決定如何支配自己的經費,聘用教師。而從前,所有教師都是由教育部門指派的,學校要想添置器材也須經過報告審批。另外,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學校也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間。比如一個班級的人數可多可少,一節課也不一定非得是45分鐘,內容上老師不必完全拘泥於教學大綱規定。

科隆的洪堡文理中學也加入了「自主」的行列。校長榮格博士很歡迎這樣的改革:

「從學校的角度出發,能夠支配自己擁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當然是好事。這樣老師和學生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間,老師們也一直有這樣的願望。」

雖然這一改革給予校長更多權力,但民主的原則並沒有改變。比如在決定是否參加「自主」學校試點項目時,必須在教師大會上得到大多數教師的同意才能通過。並且必須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改革也面臨阻力

同大多數改革一樣,這一項目也遇到不同方面的阻力,首先是家長的擔憂。去年春天北威州家長聯合會曾發表聲明,反對教育部的這一項目,認為這樣對學校放任自流而缺乏監督管理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榮格校長認為,家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長有這樣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擔心一旦沒有嚴格統一的管理標準,如何保證教育水準和品質。不過我們作為教師也為此著想。我們的具體計劃都是經過共同討論制定的,家長也逐漸認識到這些都是對學生有利的。」

大多數參與項目的學校都和洪堡中學一樣,對得來不易的自主權使用得十分謹慎,更不敢濫用。參加「自主」學校項目以來,洪堡中學制定了自己的財政和教師人事計劃。在課堂中更多引入多媒體的輔助。比較大膽的計劃有嘗試改變課時長短、為有潛力的學生開設更多課程,如第二或第三外語,同時為學習吃力的學生提供額外輔導。

另外學校還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社會。學校同科隆展覽公司、工商協會等機構和公司開展合作項目,讓中學生和經濟界人士交流對話。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因為這樣可以瞭解一些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

「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可以在學校以外作點事情。對工業界和經濟界這些名詞有個初步的印象。這樣對我們以後考慮選擇職業也有幫助。」

該校學生還自己在網路上開設了學校的網頁,介紹他們的學習,課外活動和學校樂隊。校長說,自主學校項目現在還剛剛開始,各項新措施還處於起步階段,從目前學校的情況看,學生、家長和老師還是很支持這樣的改革。因為他們通過實踐看到,學生是這項試點真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