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援助美國抗災,指責石油康采恩落井下石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9月5日

美國遭受嚴重颶風災害之後,德國總理施羅德表示將向美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同時嚴厲譴責石油康采恩的價格政策。

https://p.dw.com/p/78UZ
災民等待援助圖片來源: dpa - Bildfunk

周五,德國聯邦政府表示,願在國際能源機構的框架下向市場提供部分石油儲備,幫助美國緩解石油供應緊張的狀況,減少石油價格暴漲的壓力。

德國總理施羅德在柏林宣佈,為了幫助美國戰勝颶風災難,德國準備動用其戰略石油儲備。施羅德說,德國將支持美國在國際能源機構的相關提案。援助美國人民是德國人的歷史性義務。施羅德表示,將向美國提供廣泛的人道主義援助。

「我們可以提供醫療援助、空中運輸,派遣醫療防疫小分隊,提供淨水設備以及其它技術可能性。」施羅德說,德國將同美國方面協調有關援助項目。目前還難以確定具體的援助措施。

施羅德嚴厲譴責了石油康采恩的價格政策。正是由於石油康采恩的價格政策導致油價連日來居高不下。他說:「石油公司不顧當前的境況,乘機提高油價的做法,令人難以理解。國際石油康采恩的這一做法受到譴責。但是這是一種市場現象。它們知道,國家對他們的這種價格政策毫無辦法。我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策。」施羅德指出,美國的天災及其後果已經表明,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十分重要。同時也證明,德國聯邦政府加強發展再生能源的政策是正確的。

國際能源機構通報了能源市場的情況並準備解決能源短缺危機。1974年,為了戰勝當時的國際能源危機,工業國家聯合成立了國際能源機構。自1980年以來,國際能源機構的26個成員國,有義務長期保障至少可用90天的石油儲備,以防出現能源短缺的情況。而且必要時有義務相互分配石油儲備。

目前,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共擁有石油儲備41億桶。其中真正儲藏的緊急用油只有14億桶,剩餘的石油都掌握在石油公司或者各國的能源機構手中。只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國際能源機構動用了石油儲備。當時,該組織每天向能源市場投放儲備石油25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