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網紅呼籲德國向中國學習轉型無現金社會
2017年7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上海生活了十年的阿福在信中指出:"以前在德國,我從來不敢不帶錢包和現金出門。到了中國,我才發現移動支付時代已經不是未來,而是每天實實在在的生活!現在在上海,無論打出租,或者街邊買瓶水、買朵花,甚至繳水電煤費,我都可以用我的手機付。"
阿福兩年前開始使用移動支付。他說他觀察到了他的中國妻子和身邊朋友都在用手機支付而且用得非常好。"後來我發現不管去哪兒,買路邊的煎餅,還是去高大上的餐館,我都可以用移動支付。我看到我的丈母娘和老丈人。他們都快六十歲了,但是現在移動支付也用得很熟。"
阿福說中國的發展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快"。無論是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還是阿里巴巴的增長,相比之下德國早就沒有這樣的速度了。
中國大陸目前約有7.31億網民,相當於歐洲人口的總量,其中95%會通過手機上網。一項最新調查顯示,70%的中國大陸網民表示自己不再需要每天支付現金。支付寶更是提出,用五年時間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
相比中國近幾年飛速推進的移動支付增長,類似於德國的很多歐洲國家都還停留在傳統的紙幣加硬幣的現金時代。對此,在德國生活的中國人感同身受。
來自成都,目前就讀於科隆的童晨說到:"每次我回到中國,都是一種村民進城的感覺。我們留學生管德國的城市叫村子。這種感覺很直觀的。中國的城市樓高路寬然後服務業發達移動支付方便。在中國商家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你不用移動支付,別人就用了。在德國就不是這樣。大家買東西都是認准一個牌子好幾年。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於這樣一個穩定的社會,商家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便利去改變。很多德國年輕人沒有移動支付,沒有銀行卡信用卡,只有一本銀行存摺。"
阿福介紹說他以前在德國銀行工作時,很多客戶連網銀都不願意開通,因為他們擔心安全的問題。他認為中國人比較靈活比較好奇。這跟德國人完全不一樣。"德國人非常保守。我們不認識的東西我們就會懷疑他們是不是對我們有壞處。中國人卻相反,很願意接受新的東西。"
阿福相信梅克爾的團隊一定會回復他的公開信。他覺得現在是時候德國人應該開始從中國人這裡學習點什麼了。
來自廈門,在德國西部小城市波鴻生活的怡婷支持阿福的做法。 她說:"中國特別是在無現金生活這方面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回國期間我基本不用銀行卡啊現金什麼的,用微信支付就可以了。一方面感嘆現在購物既方便又快捷,另一方面震驚中國發展實在太快了。不說支付寶或者微信轉賬這方面的技術了,就連信用卡的使用在德國大城市也不是非常的普遍,這讓我感覺到一種保守消費和發展緩慢的感覺。"
對此,阿福表示現在很多德國人還很享受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但是再過十年情況就會變得很危險。他擔憂到那個時候歐洲跟不上中國和美國的發展。
"我真心希望德國人能睜開眼睛看一看中國和美國有那麼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怕我們再這樣下去就不是世界經濟第三名第四名而是第二十名三十名了。"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