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專家檢查中國綠色產品
2007年8月28日德國綠色食品經濟委員會(BÖLW)主席略溫施泰因(Felix Prinz zu Löwenstein)說,「我對中國的法制體系不那麼信任,所以我不會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優勝產品。」 中國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出口的生態產品總值達2億5千萬歐元。隨著全世界需求的不斷增長,在中國評為優質級生態產品的數量已從三年前的不到百分之十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三十多。
這個行業在中國的迅速興起也帶來了可悲的負面作用,那就是導致了品質上的疏忽大意和對優質產品評定的弄虛作假。生態鑑定專家,同時也是農業家的格勞斯(Peter Grosch)說,「存在著一些害群之馬,他們與農民們私下達成交易,進行不光明磊落的買賣。」 他認為,中國政府還不能嚴懲違反生態產品法規的行為。
格勞斯每年兩次前往中國大陸,那裡有四百萬多公頃的生態種植基地,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澳洲。他所就職的德國有機認證機構(BCS)位於紐倫堡, 專門負責為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客戶考查分佈在世界60個國家的生態農場。根據格勞斯的判斷,他在德國一些眾所周知的生態品牌代表中對德美特(Demeter〕和生物園(Bioland〕比較信任。要是農場的種植條件符合了進口國的法律方針,那麼格勞斯就會表示認同,同時他的客戶們也會願意交易。
德國有機認證機構在中國監查250個農場,而在九十年代末還只有60個。格勞斯一直堅持嚴格的要求,這位61歲的德國人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已經取消了好幾個村的資格。」 遭到處罰的不僅是相關的農民,還有已經轉賣了一部分這些產品的德國商人。
格勞斯目前正在中國東北的延吉參觀生態農場,業主對德國專家的結果表示理解。穆金希〔音譯〕領導著一個佔地2000公頃、由14位農民組成的農場。他說,「我們可以從德國人在薩克森州的生態種植那裡學到很多東西。」 但格勞斯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覺悟,許多農場主生態意識薄弱,他們出於投機,對農產品施藥,打激素,還盼望能矇混過關。
格勞斯觀察著,聞著,並從一塊地皮觸摸到另一塊。像他這樣的專家很少需要實驗室的幫忙去揭開造假者的面具。但造假者運用的手段並不是總能像那天那樣容易查出來。農田的邊緣放著一隻雜草殺蟲劑的空瓶。那位農民表示說,他沒有用毒素,而是城市工人們在進行街道護理時灑上去的。對格勞斯來說,這塊土地三年禁止用於生態產品出口。
當格勞斯離開中國後,他的雇員們會繼續檢查農場。德國有機認證機構的檢查專家們定期來訪,當然也會突然襲擊。格勞斯把他的同事們親自帶到現場,等到在德國進一步培訓的時候仔細審查。至於雇員們的薪水格勞斯用了「很好」來形容。因為那是防止賄賂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