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2606 Internet Zensur
2009年6月27日在反對伊朗總統選舉的抗議活動當中,網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伊朗青年人通過網路渠道瞭解了西方社會,對自由、民主產生了極大的嚮往,成為了這次走上街頭起來抗議的動力之一;另一方面,雖然伊朗當局禁止記者在示威活動現場進行報導,但是仍然有不少相關的圖片和影片資料通過網路,流向了外面的世界。目前,不少西方媒體的網站、包括Facebook和Twitter這種網路訊息交流平台都被伊朗當局封鎖。
伊朗今天的做法令人不禁聯想到中國政府不久前下達的"綠壩"過濾軟體預裝令。不少批評人士認為,這一名為"花季護航"的軟體雖然名義上是為了讓青少年遠離網路色情內容,但實際上能夠幫助政府進行更嚴格的網路監管。德國網路訊息專家拉爾斯‧菲舍爾認為,其實單從技術層面講,不管是伊朗、中國,還是其它國家,對網路的封鎖和過濾都是相似的:「從技術上講,是誰在採取封鎖、封鎖了什麼、封鎖的目的都不重要。我猜想,他們(伊朗和中國)採用的方法、過濾的形式也大同小異。」
菲舍爾認為,目前中國打算強制所有新出廠電腦安裝的"綠壩"軟體,能夠使用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對自己電腦的主動控制。因為它也許可以對個人電腦上所有的軟體程序進行監控,類似現有的一些安全防火牆,它可以對不信任軟體進行阻擋,只允許用戶信任的軟體運行。假如這個「綠壩」也行使這樣的功能,那麼中國的網路用戶如果想要通過一些軟體來繞過官方的網路封鎖,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儘管如此,精通各種躲避封鎖技術的拉爾斯‧菲舍爾還是堅信,訊息的傳播是永遠無法阻擋的。不管有什麼封鎖和過濾技術,想要傳播和獲得訊息的人們總會找到應對封鎖的技術和方法。他說:「問題並不在於兩股力量的競爭和發展會不會永久持續下去,而是在於,政府當局是否能夠完全密不透風地達到自己封鎖和過濾網路訊息的目的--不管是中國政府對政治敏感內容的刪除過濾,還是德國政府目前通過的對兒童色情網頁進行封鎖的法律--我的回答是,不能。訊息總能找到它傳播的路徑。比如,我可以對自己需要傳遞的內容進行偽裝,騙過審查過濾機制的眼睛,我也可以對訊息內容進行加密。最終訊息還是會傳播出去,或早或晚。」
菲舍爾舉例指出,不管是中國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還是去年的西藏事件,中國政府都肯定試圖阻止相關的圖片傳播出去,但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看到了照片和其它資料。而在伊朗,不少人通過手機傳播訊息,雖然這樣要冒很大風險。雖然伊朗成功地把記者都排除在外,但是一些普通人卻接過了他們的任務。對網路訊息的傳播抱有極大樂觀的菲舍爾表示:「我想,封鎖的壓力越大,人們尋找應對措施、設法獲取訊息的動力也就越大,而且人們會聯合起來,與外界尋求聯繫。比如當年東德也曾試圖封鎖電視台,對民眾進行壓制。然而東德的人們還是團結起來,走上街頭,而當他們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時,就沒有人能夠阻擋了。"
記者:雨涵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