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削弱普丁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2024年3月27日

《時代》周報發表評論,認為中國不適合扮演俄烏戰爭調停者的角色,因為中國給普丁撐腰,已成戰爭的一方;《經濟周刊》預測,不久後每4輛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中有一輛來自中國。

https://p.dw.com/p/4eBxO
中國在外交和經濟上為普丁撐腰
中國在外交和經濟上為普丁撐腰圖片來源: Sergey Savostyanov/Sputnik/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幾天前,德國社民黨聯邦議會黨團主席米策尼希(Rolf Mützenichs)表示,為減少流血,保護生命,俄烏戰爭應該「凍結」起來。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進一步闡釋自己的觀點,其中提到,中國能對普丁施加最大的影響力。

《時代》報發表評論反駁米策尼希的論點並指出,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年,中國領導人在結束普丁侵略烏克蘭戰爭的問題上無所作為,不僅如此,「中國在外交和經濟上為普丁撐腰,正因此,中國是戰爭中的一方,作為調停者,絕不合適」。

文章援引王毅的話寫道,「俄羅斯的天然氣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中國的汽車則賓士在俄羅斯的馬路街巷。」俄中2023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2400億美元,創下新高。

作者認為,「中國在世界上並沒有許多朋友,而在少許的幾個朋友中,俄羅斯最為重要。」

「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希望打破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他們一同聯手對付超級大國美國的霸權。北京不會勸導莫斯科在烏克蘭問題上做出讓步,因為削弱普丁不符合習近平的利益。」

「就連米策尼希自己也承認,當下,中國希望戰爭持續下去,因為美國已介入這場戰爭,而中美爭霸的較量中,美國的力量因戰爭受到牽制。」

德國汽車製造商落後了嗎?

不久後每4輛電動車中一輛來自中國

根據交通與環境組織的調研報告,去年歐洲銷售的電動車中,中國製造佔比近五分之一(19.5%),在德國約佔15%。《經濟周刊》認為,這個比例今後數年裡還將繼續上升。文章寫道:

「根據以上組織的看法,關稅只能暫時對歐企起保護作用,原因是,對所有中國進口車課上25%的關稅後,中國製造的中型車以及SUV相對於歐洲產的同類產品,價格更昂貴了,於是許多中國車企開始在歐洲尋找基地建廠。」

文章顯示,交通與環境組織支持中國車企在歐洲建廠:

「交通與環境組織的總幹事伯克(Sebastian Bock)說,關稅迫使廠商把生產線遷到歐洲來,或者擴大在歐洲的生產規模。這樣可以穩定就業崗位,防止科技資訊外流,達到公平交易的目標」。

《經濟周刊》寫道,不久,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將在歐洲獲得25%的市場份額,但它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生產的外國品牌,如寶馬、達契亞(Dacia)、沃爾沃以及特斯拉等。「今年,比亞迪和蔚來在歐洲會有11%的市場份額,2027年該市場份額將擴大至20%。」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