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和專制互動絕非兒戲
2019年10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網站以"中國如何挑戰歐洲"為題,刊登評論指出,中國崛起為經濟強國,同時絲毫沒有民主化的跡象,這並不是歐洲人恐懼的理由。但是不論如何,西方必須要改變思維。
"'以貿易促轉變'面對中共的策略,已經被證明是一個重大的迷思。如今的中國奉行的是威權國家資本主義,這種模式已經被當作是民主市場經濟體制的競爭對手。西方人有足夠的理由去感到害怕和擔憂……況且,中國同時也已經成為了西方極其重要的經貿夥伴。那麼,我們歐洲究竟應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呢?"
"最重要的是要以統一的聲音面對中共當局。然而,北京方面也在試圖離間歐盟,他們已經創立了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16+1平台。同時,我們也應當團結美國。這並非一個簡單的任務,美國總統川普根本不把歐洲當盟友,寧可自顧自地與中國打貿易戰。但是,川普迟早會走人,大選以及政治體制會替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像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依然具有體制內的糾偏能力。只要市場經濟民主國家之間依然存在著些許團結,我們就沒有必要害怕中國。"
"但是,中國計劃運用人工智慧加强對民眾的管控,這點值得我們擔憂。這種做法極其危險,因為中國的設備會輸出到國外。今天,德國已經在應用相關的技術產品,德國城市裡也安裝了許多攝影頭。"
"這些攝影頭的數據可以和其他資料庫進行連接比對,西方人對此的討論太少。中國人邁的步子要更大,他們已經將這些技術投入了實踐,還有更多的新技術正在試驗過程中,尤其是在新疆。"
"所以,中國的國慶日應當讓我們明白,西方在對華關係中必須要明確幾個問題:數字化的監控,以及如何謹慎地與中共當局打交道。和專制政權互動,絕非兒戲。"
波昂出版的《總匯報》以"害怕人民"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共當局大張旗鼓搞70周年國慶慶典,反而說明了其權力並非無限的。
"習近平在國慶活動的演講中,強調了中國的團結,還指出民眾生活水準在過去幾十年裡的提高完全要歸功於中國共產黨。這其實揭露了一點:習近平的權力是有限的。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量民眾都進入了小康,科技、軍事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對於習近平及其領導團隊而言,在壓迫性體制下,通過不斷提高富足水準來讓民眾滿意,將變得越來越難。"
"中美貿易戰表明,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不再願意坐視中國人用廉價商品衝擊全球市場。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但是在今後一段時間,全球化將不再是其增長的加速器。而香港的示威浪潮則表明,在達到了一定的富足水準後,民眾將不再滿足於消費能力的提升,不再會因此而聽任擺布。屆時的民眾會要求參與環保、教育、政治等一系列公共事務。"
"即便香港的示威之火目前還沒有蔓延到中國內地的跡象,中國中產階級的不滿情緒依然在增長。習近平對此的回應是:更多審查、更多管控、更多壓制。光鮮靚麗的閱兵遊行也顯現出另一面:幾個星期前,當局就逐漸加強了網路的管制,在北京一些區域禁止快遞員送貨,還限制了一些人的旅行權利。中共領導層對本國人民的恐懼心理,讓人感到壓抑。許多其它專制政權,最終都是因為害怕人民而倒台的。"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