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對華經濟戰能否讓美國更偉大?

文山 摘編
2017年8月19日

中國市場對外資不平等,是不是西方摒棄自由貿易的理由?中美貿易嚴重失衡,誰又能有靈丹妙藥?周六的德語報刊,關注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緊繃的經貿關係,並試圖分析其原因、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https://p.dw.com/p/2iVTw
China | Chinesische und amerikanische Fahne vor einem Hotel in Pek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語媒體:對華經濟戰能否讓美國更偉大?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以"中國式全球化"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面對趨於緊張的中美經貿關係,貿易戰、懲罰性關稅不應該成為解決問題的手段。關鍵是要有真正的對華戰略,既能捍衛自由貿易,又能遏制咄咄逼人的中國人。

"中美經貿關係的症結不在於人民幣匯率,而在於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沒有什麼國家的經濟比中國更為封閉了。如今,外國企業依然必須要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後才能開展在華業務,外資在華直接收購中國企業則幾乎不可能。而對於中國的國企而言,海外市場卻是開放的。現在,偏偏是川普要打破這種失衡的局面。"

"今年1月,就在川普即將宣誓就職、高呼'美國優先'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大家都愛聽的演講,高調讚美自由貿易。但是,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根本就不願意開放市場。現實情況是:更多的國有經濟,更大的共產黨影響力。"

Sri lanka Colombo Hafen
中國對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注入了大量資金。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L. Wanniarach

作者隨後注意到不少中國上市國企正在重新起草公司章程,強化黨的領導。"北京領導層對於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有著清晰的構思。用一句川普也能懂的話概括,就是'中國優先'。為此,北京還制訂了兩個大型計劃,其中之一就是'一帶一路'。由中國國有銀行出資,在世界各地大規模修建基礎設施。新的機場、新的公路、新的鐵路,條條大路通北京。公共項目招標制度?並不重要。關鍵是,中國的鋼鐵、中國的水泥、中國的鋁材要趕緊在工程中消耗掉。中國人修建發電站,中國人製造高鐵列車,那要是某個國家無法償還債務了,又該怎麼辦?在斯裡蘭卡,一個海港将在今後很多年間屬於一家中國企業。"

USA Brücke Manchac Swamp bridge
鐵路裝備製造業也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重點產業。在過去十來年間,中國的高鐵吸收了大量外國技術。圖片來源: Imago/Xinhua

"另一個大型計劃則是'中國製造2025',北京的經濟政策制訂者們選取了10個關鍵產業,其中包括電動汽車、醫療技術、晶片產業等。按照計劃,今後中國應該成為全面的領先者。這是對西方國家老牌企業的宣戰書。中國人已經準備了上千億美元的資金,去年的中資海外收購熱潮只是一個開始。"

"華盛頓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願川普等人不要作出錯誤的決策、走閉關鎖國路線。不論是引入懲罰性關稅,還是美國人自己重新開啟煉鋼高爐,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會引致一場經濟戰爭,徹底終結當今的自由貿易。現在的關鍵是,美國、以及歐洲,都要打造自己的對華戰略。"

瑞士《金融經濟報》也將目光投向了近期摩擦不斷的中美經貿關係。社論以"玩火"為題,指出川普等人針對中國的捉弄,無助於"讓美國再次偉大"。

"誠然,中國人正在毫不掩飾地讓西方技術轉讓到中國。但是,這不是某些美國產業走下坡路的原因。美國政界太喜歡把責任推給外國,而不是對習慣於經濟增長的美國選民說出真相:美國的儲蓄太少,而消費太多。中國的出口產業偏偏就是依靠美國的這一特性。"

作者接著指出,要是美國現在對中國執行懲罰性關稅政策,有可能遭致中國的反制措施;而且,屆時還會有其他國家來填補中國的空缺,還會徒增美國消費者的負擔。

"對全球化開倒車,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算在美國也不行。這只會製造出新的麻煩。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羅奇(Stephen Roach)很早以前就提出過一個建設性方案:中國的經濟應當從出口導向型轉軌到內需拉動型,這將能重振美國的出口產業。即使現在,中國已經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而且,中國是美國的增長最快之出口市場。不知道川普究竟懂不懂這一點?"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