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德國部長訪台展現遲來的勇氣
2023年3月1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1997年以來德國部長級高官首次訪台-施塔克瓦青格的旅程是遲來的歷史性一步"為題,讚揚了德國教育與科研部長打破了德國政界連續幾十年在台灣問題上的畏首畏尾,認為這將開啟潛力無限的德台交往新篇章。
"距離上次德國部長訪台已經過去了整整26年,這很能說明德國在對華政策上的膽小如鼠。當年的德國經濟部長雷克斯羅特(Rexrodt)是戰後德國第三名訪台的部長級官員,但在之後的施羅德總理、梅克爾總理執政期間,德國政府卻將台灣問題認作最好迴避的敏感議題,竭力避免刺痛北京的一黨專政當局、從而威脅德企在商機滿滿的中國市場的准入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卻成功地讓德國政界把'台灣'當作敏感詞從而保持緘默。這真是站不住腳的、令人尷尬的'常態'。"
作者接著指出,隨著教育科研部長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的訪台,德台之間有望開展潛力巨大的教科研合作。尤其在半導體研發領域,德國更需要學習台灣經驗,而不是台灣需要德國。
"同樣迫切的還有德台學生交流的制度化。目前,德國對中國以外的中文世界的認知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但是21世紀卻非常需要這些文化和政治知識。台灣教育部已經在資助德國教師前往台灣學習中文,並派遣教師前往德國的高校。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當然,施塔克瓦青格會因為訪台而遭到批評。那些老派的中國問題專家以及政客會認為這是'挑釁',還會高談'一個中國政策'。但他們並不理解這個詞的含義。其實德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允許與台灣的部長級高官互訪的。為德國聯邦政府提供政策咨詢的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SWP)的亞洲專家也明確建議讓德台部長級交流重新常態化。"
"北京當局則會抗議,會再次使用萬能的'玩火自焚'說辭。因為他們明白,這種劍拔弩張的言辭最能在西方媒體登上頭條。德國只需要留意到這點即可,但無需被他們嚇倒。這不過是一個民主政府的部長拜訪另一個民主政府而已。但這是重要的、令人鼓舞的一步。它必須是一系列行動的開端。"
杜塞道夫出版的《萊茵郵報》以"親近日本、疏遠中國"為題,關注了德國總理攜經濟、財政、外交、國防、內政、交通6名部長訪問東京,開展首次德日政府磋商。
"德國正在尋找新的國際夥伴,並且重新親近老朋友。作為最富有的工業國之一以及七國集團的成員,日本絕對算得上是德國的老朋友。而且,日本政府已經向人展示了如何在原材料等方面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性。這正是德國人想要獲取的經驗,因為當前的國際政治進入了動蕩不安的年代。"
"中國尋求成為一個強國,而且這個國家正在往一個愈發專制的方向發展。北京親近莫斯科的姿態也讓德國等西方國家擔驚受怕。同時,日本則被認為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國家,德國很願意和日本做交易。所以,德國總理攜6名部長訪問日本是合情合理的。不過,這些情誼並不能掩蓋兩國都非常強硬貫徹自身利益的事實。在國防政策方面也是如此。兩國將在軍事科技方面展開新的合作,中國和俄羅斯想必不會樂見這一切。肖爾茨總理及其內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但這也蘊含著風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