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我們為何不應學習中國模式

王凡(摘編)
2018年2月5日

《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稱,儘管紅色中國有意願填補當今意識形態領域的一些空白,儘管中國發展模式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受追捧,然而對比民主與自由,威權主義絕非更好的選擇,中國模式無法也不應被複製。

https://p.dw.com/p/2sA3w
Sicherheitskameras - Tiananmen Platz in Peking
中國發展模式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受到追捧圖片來源: Reuters/Kim Kyung-Hoon

(德國之聲中文網)"資本主義的發展不一定像西方思想流派所設想的那樣,理所當然地帶來自由化、民主化,中國就是絕佳例子。富有的中產階級的出現,也沒有打破共產黨專制的權力訴求",《新蘇黎世報》周一(2月5日)一篇題為"中國正在蓬勃發展,但這是一個榜樣模式嗎?"的客座評論在開頭這樣寫道。文章表示,伴隨著中國上升為經濟大國、軍事強國,其專制統治模式成為了一些政權的榜樣。

"作為一個專制國家,中國的特色是一黨專政,通過經濟成就獲得執政合法性,以及驚人的經濟、技術學習能力。中國模式與80年代僵硬的蘇聯模式不同。中國道路的魅力--擺脫貧困、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當可觀。這種吸引力被解讀為:對比缺乏中央威權的西方民主制度,像中國共產黨1949年建立的這樣的獨裁政權,可以更好地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眼中,中國因其經濟成就而值得敬仰。"

作者隨後表示,對於青睞中國發展模式無法認同,並對於這種觀點--"對比多元、支持公眾討論的社會,中國等專制國家能更好地應付全球化、數字化、氣候保護",給出了答覆:

"首先,民主及其組成部分--獨立的媒體、學術和司法,不是單純維持經濟運行這個首要任務的附屬品,而本身也是以人為本發展過程中的目標,而且是頂層目標;其次,在專制國家中,中國是一個例外。絕大多數威權政府在經濟上並不成功,更容易出現腐敗、治理不善、有法不依和肆意決斷……,因此不能說威權制度比開放制度普遍更具優越性、更高效;再次,誰讚揚中國的專制、專政,就等於給當地的民主運動背後捅刀。當今的中國社會遠比二、三十年前更加多元,因為受過更良好教育的民眾希望有更多的話語權,因為很多中國年輕人曾在西方學習,也因為很多在華西方企業改變了中國的職場文化。"

"看似萬能的黨知道,有創造力的個人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對此並不支持,因為這可能削弱黨的力量。中國進一步走向專制,體現的更多是弱點,因為黨開始害怕自己的人民。"

中國葡萄酒:"廉價進口,還是強勁對手?"

《圖片報》網路版周日關注了德國市場上來自中國的葡萄酒。文章表示,中國人正試圖拿出也符合國際標準的葡萄酒。"這些酒可不便宜,畢竟,在中國人看來,便宜沒好貨。曾在中國受邀的(外國)生意人都瞭解這一幕:請客一方會花2000美金甚至更多,點一瓶假的法國波爾多紅酒。這樣比較起來,目前德國市場上的中國紅酒算是非常劃算。"

作者表示,如果想要嘗試德國市場上的中國紅酒,可以先來一瓶比較大眾的。"而來自中國的高價位波爾多款常常會令人失望:人為去水分、有苦味、太多提取物,這些都顯示了,中國釀酒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還要更仔細地釀酒。"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