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自由世界的敵人

2022年4月26日

《法蘭克福匯報》刊文指出,雖然北京和莫斯科近年來一直在宣揚西方體系的「虛弱無力」,然而烏克蘭戰爭使得西方國家更加團結,也顯示了摧毀以自由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並沒有那麼簡單。

https://p.dw.com/p/4ASfe
China | Wladimir Putin und Xi Jinping
習近平和普丁在2月初會晤,強調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無上限」圖片來源: Alexei Druzhinin/Sputnik/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戰爭使得西方世界與中俄所代表的威權體系之間的對峙衝突更加明朗化。德國雷根斯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Stephan Bierling和Gerlinde Groitl為《法蘭克福匯報》(FAZ)聯合撰寫了客座文章《自由秩序和它的敵人》(Die liberale Ordnung und ihre Feinde),指出莫斯科和北京希望用一切手段摧毀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但這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今天,莫斯科和北京致力於摧毀從冷戰結束後一直佔據主導地位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多年來,他們不遺餘力地宣稱,西方已經變得多麼頹廢、無能和虛弱。不管是英國脫歐,川普担任美國總統,還是在阿富汗的慘敗,以及對軍事挑釁的焦慮反應,都加強了俄羅斯和中國在這方面的信心。」

然而,建立在自由、民主和平等價值基礎上的西方式自由秩序真的如他們所說,快要走到盡頭了嗎?作者指出,雖然一些西方主要國家在過去20年裡的確做出了一些有損自身的行動,但是莫斯科對烏克蘭的入侵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由俄羅斯主導的國際秩序會是什麼樣子。「恐怕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對其產生嚮往。」

「此外,俄羅斯的侵略行為讓西方國家更加堅定地站在一起,這比一千份峰會聲明所達到的效果都要強烈。而夥伴之間的團結一致,是非常強大的武器。」文章接著指出,這樣的局面也給中國帶來了思考。習近平對普丁的支持態度,只會加重西方對中國的猜忌。

作者最後指出,「西方世界不應該過分信任自由秩序的自我捍衛能力,也不應該寄希望於敵人犯錯誤,它更應該做的,是堅定地捍衛自己的模式。這其中就包括,西方應該盡一切努力,幫助烏克蘭軍隊戰勝俄羅斯侵略者。」

烏克蘭戰爭殃及中歐班列?

Containerterminal Hafen Duisburg
圖片來源: Jochen Tack/picture allianc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給歐洲的政治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作為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夥伴,北京沒有公開譴責其侵略行為的立場也使得不少歐洲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南德意志報》(SZ)關注了中歐之間陸路貨物運輸受到的影響。

這篇題為《計劃之外》(Außerplanmäßig)的文章指出,鐵路貨運比海運更為環保,又比空運更便宜,在不久之前每周都有最多60班貨運列車從中國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成為新歐亞大陸橋在歐洲的橋頭堡,對於這個魯爾區的老工業城市來說是一部成功史。

然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給這條繁榮的鐵路線路蒙上了一層陰影。其中的原因很簡單,「由中國資助的鐵路運輸線路中一大部分都是取道俄羅斯的」。杜伊斯堡港務局(Duisport)負責人班根(Markus Bangen)表示,自從烏克蘭戰火燃起,和中國之間的鐵路貨物運輸流量減少了差不多30%,他預計縮減的趨勢還會繼續,減少到過去水準的四到五成。

文章繼續解釋道,「顯然中國方面並不介意貨物取道俄羅斯進行運輸。相比之下,是歐洲的電子和汽車企業採取了撤回戰略。」很多企業不希望自己的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經過俄羅斯領土。

這些問題全都是中國在2011年啟動這一從重慶到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時不曾預料到的。「因為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中國政府和很多東歐國家之間的關係疏遠了許多。到目前為止,北京都堅定地和『戰略夥伴』莫斯科站在一起,並且認為美國和北約應該承擔引發戰爭的責任。」

除了來自歐洲的承運訂單減少之外,杜伊斯堡港現在更擔心的是俄羅斯鐵路(RZD)會不會也被列入歐洲的制裁名單。「雖然歐盟目前對俄羅斯的航空公司、海運公司、海港實施制裁抵制,但是穿越俄羅斯的鐵路運輸並未受到影響。」但是這一局面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