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貿易促轉變 誰轉變了誰?

2022年12月12日

《新蘇黎世報》的客席評論指出,西方要想擺脫對華經濟依賴將非常困難,因為多年的緊密貿易已在西方社會結成了龐大利益集團,而民主政府卻無法像專制政府那樣雷霆萬鈞。《南德意志報》則分析了中國防疫政策的功過得失。

https://p.dw.com/p/4Kpop
有些人憤世嫉俗地以為,『以貿易促轉變』很好地發揮了作用,只不過被轉變的並非中國,而是自由民主國家
有些人憤世嫉俗地以為,『以貿易促轉變』很好地發揮了作用,只不過被轉變的並非中國,而是自由民主國家圖片來源: Imago/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以"自由民主國家的中國難題:當我們眼睜睜地陷入依賴體制競爭對手時,我們應該如何與其打交道?"為題,刊發由巴塞爾大學政治學者Ralph Weber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指出,西方要想擺脫對中國依賴絕非易事。

"難題在於:西方國家的政府不願意在一開始就強迫自己的經濟界在做中國生意時也為自由民主做出政治努力。然而,中國的黨政當局卻會這麼做,這就造成了不平等局面。經濟界享有充分自由的自由民主整體就會面臨被顛覆的危險:如果政府強迫經濟界,就會危及民主政體的自由根基。又比如:政治決策不是出自於法律基礎,而是出自於往往過於誇張的安全憂慮,這意味著(自由民主)政府自己也採用專制手段。"

"政界當然也可以修改法律框架,運用民主程序來增加經濟界為自由民主體制承擔的責任。但是這種做法猶如刀尖上的舞蹈,實施起來必須小心謹慎。"

"既然大家都主要關注中國、關注這個貿易沒能促成轉變的國家,那麼我們不妨借分析'貿易促轉變'戰略之機來照照鏡子。這裡我們必須有所作為,也有能力有所作為。我們並非要為貪婪企業家的道德缺失塗脂抹粉。真正的問題要深刻得多。有些人憤世嫉俗地以為,'以貿易促轉變'很好地發揮了作用,只不過被轉變的並非中國,而是自由民主國家。這種認知並不正確。'以貿易促轉變在自由民主國家激發了一股動能,而政界最終卻很難掌控這股動能。'"

"如果自由民主國家想要盡力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發揮自由民主體制自身的內在優勢。企業家必須更多地考慮政治風險。經濟在自由民主政體中具有重要價值,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反過來也同樣如此。私有財產在專制政體中並沒有那麼高的地位。"

"誰要是以為,為了經濟優勢就可以削弱自由民主,誰就是在社會整體層面上混淆了手段與目的。這樣的人其實是在不知不覺地自掘墳墓。他當然可以這麼做,但是卻並沒必要這樣做。"

放寬防疫管制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它將減輕中國經濟的重擔,有利於緩解全球供應鏈
放寬防疫管制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它將減輕中國經濟的重擔,有利於緩解全球供應鏈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南德意志報》以"中國防疫模式宣告失敗"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的"動態清零"策略,最終卻被習近平玩過了火。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在疫苗研發成功之前,動態清零防疫策略曾經在這個十多億人口的國家拯救過許多人的生命。民眾當時也願意限制自身自由來保護高危險群。然而,習近平卻沒有計劃從強硬防疫中退出,而是試圖把動態清零打造成體制競賽中的超級武器。"

"國家具有提供醫療服務的義務,習近平卻把它變成了一個政治忠誠度的問題。這算得上是習近平最為嚴重的政治失誤之一。防疫問題政治化,導致了疾控人員越發強硬地對待民眾。借著持久不斷的緊急狀態的機會,防疫部門假設所有民眾都有傳染嫌疑。數字化監控、蠻橫的暴力、當局的肆意妄為導致民眾的自由被限縮。"

"因此,放寬防疫管制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它將減輕中國經濟的重擔,有利於緩解全球供應鏈。但是快速放開依然不可能,因為許多老人依然沒有完成接種疫苗,感染率飆升也會很快讓中國薄弱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如果中國現在高調宣揚的疫苗接種運動沒能取得足夠進展,中國政府就不得不繼續拿出封控措施。因此,現在還沒有到信心滿滿的時候。"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