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選擇中國製造還是德國製造?
2013年1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和亞洲之間顯然悄悄地開始了一場對拉丁美洲市場的激烈爭奪。德國公司感覺正越來越多地面臨來自亞洲的挑戰。歐盟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CELAC)共同體本周末(1月26/27日)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的峰會上,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尋求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的合作。
現在墨西哥城洪堡學院任教的德國政治科學基金會副總幹事邁霍爾德(Günther Maihold)說,"最重要的拉美國家同太平洋地區和中國保持著非常積極的貿易往來。"這當然影響歐洲在該地區市場的介入。"歐洲人必須考慮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除了自由貿易協定之外,該地區對歐洲還抱以更多的期待。
德中競爭激烈
就在十年前,亞洲國家還很少出現在拉美這片新天地。汽車來自中國或者韓國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更不用說由中國人提供火車和幫助修建公路。但現在,不僅德國的大眾、奧迪和寶馬以及菲亞特汽車在巴西建廠生產,而且中國的製造商江淮和韓國的雙龍汽車也進入拉美市場。
選擇中國製造還是德國製造?德國和中國公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巴西進行投資的德國公司聯合會幹事哈達德(Rafael Haddad)說, "中國公司有時會提供非常有吸引力的融資方案,我們無法與之競爭。"此外,中國企業一直試圖在拉美收購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
中國為開拓拉美市場付出了努力。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公佈的數據,中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直接投資已經從2001年的6.21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440億美元。相比之下,德國在該地區的同期直接投資僅從 410億美元增加到500億美元。不過,如果不算在加勒比海地區離岸金融中心的投資,中國的直接投資總額顯然少得多。
負責德國經濟界在拉美投資活動的協調員奧利弗‧帕爾歇(Oliver Parche)認為,亞洲和歐洲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是問題。他認為, "我們無法趕上亞洲國家,但在未來幾年內,我們肯定會改善我們的境況。"這位德國工商會(DIHK)北美和拉美地區負責人認為德國和拉美中產階級的合作具有很大的前景。
德國直接投資翻番
德國仍然是拉美地區最大的投資國之一。僅德國子公司2010年在當地的生產額就達1600億美元。據德國國外商會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從2001年至2010年期間,德國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資已經翻番,從最初的360億美元增加到720億美元。
但是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德國經濟在拉美的影響力有所下降。在20世紀90年代拉丁美洲的私有化浪潮中,德國與其歐洲鄰國捷足先登。當德國逐漸丟失其市場份額時,西班牙躋身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投資國位置。
"歐洲應減少傲慢"
在與歐盟的貿易關係上,儘管雙方都信誓旦旦地表示擴大貿易往來,但是拉丁美洲與歐盟之間的貿易額數量很小。2010年,27個歐盟成員國對瑞士的出口遠遠超過對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總和,出口額高達1050億歐元,而對巴西和和墨西哥的出口總額僅為520億歐元。 歐盟的10個最重要貿易夥伴中,只有巴西唯一的一個拉美國家。
在聖地亞哥舉行的峰會上,歐盟試圖至少從政治上縮短兩個地區之間在經濟方面不斷擴大的距離。德國政治科學基金會的邁霍爾德要求歐盟減少傲慢,開始一個新的開端。他說,"此次峰會是與拉丁美洲接近的一次機會。"
作者:Prange de Oliveira, Astrid 編譯:李京慧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