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郭文貴事件再起波瀾 美國之音回函海航
2017年8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多家港媒報導,美國之音日前回復了一封信函給海航,回答海航此前向美國之音就該電台4月採訪郭文貴一事提出的疑問。《南華早報》周三(8月9日)報導稱,該報從海航方面獲得一封美國之音回函的復印件。此前一天的8月8日,推特上名為"郭文貴真相"的帳戶發表了據稱為這封美國之音回函的原文。有美國之音採訪郭文貴的相關員工在其推特帳戶上也發表或轉推了該原文。
推特上的這封英文信函從內容上看與《南華早報》的報導一致。這封信函是6月30日致紐約的Andrew J.Levander。《南早》報導稱,此人是海航在紐約的代理律師。信中稱,Levander代表海航於6月1日致信美國之音,要求澄清郭文貴在直播採訪中表達的觀點"是否應被理解為美國政府的觀點"。
這封回函寫道,美國之音從未聲明郭文貴或其任何表態應被理解為代表美國之音、或美國政府官方的觀點。採訪郭文貴的決定也不應被理解為美國之音、或美國政府其他機構支持這些表態。
這封回函稱,郭文貴在採訪中的表態完全屬於個人觀點,既不應被理解為美國之音觀點、也不應被理解為受到美國之音的支持或證實。回函強調,採訪主持人在節目中也多次聲明這一點。
回函之後引述相關法案稱,美國之音擁有獨立的編輯權。回函署名為美國之音台長貝內特(Amanda Bennett)。
《南華早報》報導,一名海航發言人稱,之所以6月致信美國之音要求澄清,是因為美國之音"為郭文貴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所謂'直接爆料',而沒有對訊息源或訊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這名發言人稱郭文貴的說法"沒有依據、是虛假的",對海航的聲譽造成損害。
4月19日,美國之音對郭文貴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直播採訪。此前,美國之音曾宣佈將進行三個小時的直播。5月初,與採訪郭文貴有關的5名普通話語組員工被停職調查。
據中國媒體報導, 6月15日深夜,海航在其網站發布聲明,稱郭文貴"對海航集團的誹謗,已經侵害了海航集團及員工的聲譽和合法權益",海航決定起訴郭文貴。海航稱,郭文貴針對海航的言論沒有事實依據,已經給海航造成了商譽和經濟損失。
7月19日,《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銀行一份內部郵件顯示,該銀行決定停止與海航的業務往來,原因之一是擔憂該公司結構不清楚。
7月31日,《中國經濟周刊》報導稱,銀監會6月初要求排查包括海航在內數家企業的境外併購貸款情況。報導稱:7月20日,海航表示美國銀行"只是退出與海航旗下一家公司的業務";4天之後,海航集團發布公開信披露股權結構,"以前的神秘股東Guan Jun消失"。
德國《明鏡周刊》7月22日報導稱,一名小股東向德意志銀行提出申訴,指責該銀行的兩個大股東海航與卡達主權財富基金涉嫌幕後聯手操控。海航持有德意志銀行的股份接近10%。8月4日,海航向德意志銀行監事會派出的資產管理人舒茨(Alexander Schütz)否認相關指責,稱海航與卡達幕後協商的說法"一派胡言"。7月中旬,德媒報導稱,歐洲央行考慮對海航和卡達进行調查。
另據多家媒體報導,除海航外,郭文貴的網上「爆料」言論還受到財新傳媒及其總編胡舒立、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以及中國住建部副部長黃豔的起訴。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