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攜手同行而非相互對峙

澤林2014年9月24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的印度之旅顯示,兩國間的經濟合作可以淡化政治糾紛和競爭關係。

https://p.dw.com/p/1DJjD
Chinas Präsident Xi Jinping in Indien Premierminister Narenda Mod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Press Trust of India

(德國之聲中文網)生日也可以這麼過:先在印度西部的薩巴爾馬蒂河畔散步,然後在充滿民族情調的帳篷裡享用晚餐。身旁伴陪的一直是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上周,印度總理莫迪就是這樣慶祝了他的64歲生日。習近平送上了怎樣的禮物並不為人知,但他們二人為今後歲月達成的共識,讓莫迪足以將之視為小小的政治成就。

同印度相比,中國超前

在過去年間,這兩個人口最多的大國,無論他們的領導人在怎樣的場合會面,兩國進行比較的基數都可謂一目瞭然:論起人們的基本生活條件,一黨專制的中國領先民主制的印度至少10年。根據去年的數據,印度有17%的人口不能過上溫飽的生活,在中國同類數據是9%。中國的文盲佔人口的5%,印度文盲比例則是19%。人口的預期壽命,印度為66歲,中國要多加10歲。不過,作為經濟改革者的莫迪決心縮小以上差距。他也正是因為這一雄心壯志而當選印度總理。他的政府獲得的支持比例是1984年以來最高的,而這也是改變印度現狀的良好前提。

在莫迪的改革計劃中,中國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已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雙邊年貿易額目前已超過650億美元,預計2015年前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希望同印度加強在金融、基礎建設、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同在其他地區一樣,中國在印度也遵循著一個主旋律:向該國的建設施以援手,化解兩國之間的衝突。

中國在印度大舉投資

正因如此,習近平上周多次同莫迪握手示以慶賀:中國同印度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其中包括未來5年內,中國將其在印度工業和基建領域的投資提高至200億美元,修建兩座工業園、擴大鐵路網,中印雙方甚至還制定了在航天領域的共同計劃。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印度希望以鄰國成功的經濟模式作為樣板,這意味著,今後也將以出口為經濟核心,今後5年內,印度將其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提高50%,按照莫迪的說法這就是:銷售到各地,生產在這裡。不過,即便這個計劃得以實現,印度也還是無法趕上中國:2013年中國出口商品的總額幾乎是2兆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只達到3300億美元。

中國必須更多地對印度開放

莫迪的計劃是否能實現也取決於中國,該話題也是莫迪與習近平交談時的批評內容之一。對印度產品而言,中國市場仍然處於關閉狀態,這也是導致2007年至2013年印度在印中貿易中出現高達1690億美元逆差的原因之一。習近平承諾改善該領域的現狀:今後印度將允許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藥品等產品。北京在中國經濟的敏感地帶向印度作出讓步,尤其顯示了中方的誠意。

很明顯,無論是習近平還是莫迪,都在努力使其交往保持和諧的氣氛,因為在亞洲兩大對立陣營中,不乏爭議和不快。讓中國深感不快的比如有,印度仍在為達賴喇嘛提供海外居留地,雖然他的支持者們得不到長期居留權。新德里同北京之間存在著軍事競爭關係,印度試圖通過購買軍火實現同中國達成某種軍力平衡的局面,因此印度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更多地進口戰爭器械,而中國則在提升軍費開支。此外,中國企業在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用於建設港口的投資,也讓印度政府心中生疑。就在訪問印度前夕,習近平在斯里蘭卡参觀了一個中國企業承建的港口。這類建設項目在新德里看來,都是中國在試圖對印度進行更嚴密的海上控制。

挑釁的行動,和解的言辭

數十年來,中國就一直在同印度爭執3500公里長的邊界線的走向。習近平訪印期間發生的邊界摩擦事件,令人想起烏克蘭衝突的一幕:印度媒體報導,大約1000名中國士兵向印度邊界挺進,並試圖在那裡修築一條公路。不過事後,在同莫迪的談話中,習近平使用了和解的言辭,莫迪也接著表現出樂觀,說一定會找到解決方案。

習近平和莫迪的行為都不令人驚奇,因為他們雙方都不希望損害尚且年輕的中印夥伴關係。恰恰是上周的習莫會為此提供了佐證,即中國龍和印度象不希望發生糾紛,而希望從對方獲取經濟利益。對亞洲地區而言,如果中國之外出現另一個可與之進行經濟抗衡的大國,無疑是一個健康的發展。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專欄作者,在北京生活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