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投降:原爆前後

2005年1月21日

雖然歐洲戰場的硝煙已經在1945年5月8日平息,東方戰場的決戰卻還未到來。日本軍隊在本島和各戰場都在繼續幻想能夠抵抗到最後,日本記者吉田描述了這段「玉碎」前的歷史。

https://p.dw.com/p/69Jm
長崎的原爆決定性地結束了二戰圖片來源: AP

打敗德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45年5月8日宣佈,自由的旗幟已在歐洲飄揚,西方獲得瞭解放,但東方仍在日本軍隊的佔領之下,他要求日本向盟國投降。

德國的崩潰和此前1945年1月義大利宣佈退出軸心的行動使日本感到孤身處於敵對盟國的包圍之中,但日本政府5月9日仍然宣佈,日本將繼續戰鬥以實現戰爭的目標。早在1943年秋,史達林就對羅斯福和邱吉爾表示,蘇聯在打敗德國後將參與太平洋戰爭。1945年5月3日,蘇聯廢除了與日本簽訂的中立條約。

對於日本戰時總部來說,這不啻於晴天霹靂,因為日本對蘇聯的幕後外交一無所知,反而寄希望於與蘇聯諒解,以保證北方領土安全,並想通過蘇聯與盟國達成和解,希望蘇聯向日本供應石油。日本戰敗前一個星期,蘇聯宣佈廢除互不侵犯條約並對日宣戰最終打碎了這樣的幻想和試圖。

在太平洋各處海上戰場,日本走投無路的形勢十分明顯。美國空軍的遠程轟炸機投彈轟炸日本城市時幾乎遇不到任何抵抗。1945年5月24日和25日,五百多架B29轟炸機轟炸東京,日本首都居民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由於不間歇轟炸,至六月,東京有近十萬人喪生,350萬人無家可歸,城市有一半燒毀,其它擁有或沒有軍事工業的城市也遭到破壞。

日本的戰時軍事總部除了號召一億日本人在本國土地上戰鬥到最後一人外,沒有別的辦法。戰時總部想以這樣的號召壓住受盡苦難的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恐懼。除了轟炸間歇期間練習滅火以外,老人和小孩用竹子製成的長矛練習刺殺敵人,一切能用作武器的東西都用來抵擋進入日本國土的敵人。

此時,各方面的困難越來越多,但是日本人的點子也多了起來。1945年3月,一名軍官研究出從松樹樹根中提取汽油的方法,4月又從樟腦中煉出航空汽油。5月又發明了用竹子和紙做成的油桶。7月,海軍研製了第一架能發射火箭的無人駕駛飛機,但飛機剛起飛就墜入海中。此前的1944年秋天,日本就已用廢舊棉花製造炸藥。此外,日本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潛艇,1945年春還準備再造四艘。

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宣佈無視盟國兩天前公佈的波茨坦協定。但在美國轟炸機於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琦各扔下一顆原子彈後,日本最終不得不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使用原子彈是為了粉碎好戰的日本戰時總部,也是為了避免美軍、當然也為了避免日本人和東亞及東南亞千百萬人繼續遭受損失。

許多存活下來至今遭受核輻射效應折磨的人問道:「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新式武器使許多無辜的人喪生呢?」他們的子孫擔心受到的損傷會遺傳下去。戰爭結束六十年後的今天,他們在為世界和平而奮斗,為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而奮斗。

(吉田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