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周刊事件改變了德國
2012年10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群人氣勢洶洶地徑直走進漢堡媒體大樓,門衛想攔住他們,後來才知道,其實他們並非黑社會人物,而是聯邦刑偵局的探員。他們鎖定的目標是"明鏡周刊"編輯部。這就是改變歷史的明鏡周刊事件。
1962 年10月26日夜間,警方以涉嫌"新聞叛國"的理由突檢明鏡周刊5名編輯的住家, 兩位主編恩格爾斯( Engels)及賈科畢(Jacobi)被逮捕,出版人奧格斯泰因(Augstein)當時未能緝捕到案。但兩天之後,他向警方自首。挑起事端的那篇文章的作者康拉德.阿勒斯(Conrad Ahlers)則在西班牙渡假時被當地警察抓捕。聯邦刑警進駐明鏡周刊編輯部搜查證據達數周之久。
震驚德國戰後社會的醜聞
所謂的"明鏡周刊事件"被看作是德國戰後歷史上最大的醜聞。這是納粹暴政後,一家出版社在國家官員的協助下被搜查,目的是對記者進行恐嚇及封口噤聲。這不僅是一樁涉及政治與媒體關係,同時也是在冷戰陰影下的一大醜聞。
事件首先涉及的問題是:當時的聯邦德國是否有能力抵禦來自社會主義軍事陣營華沙條約(Warschauer Pakt)的入侵。1962年10月10日明鏡周刊戰爭專家阿勒斯發表題為《有條件的軍備》(Bedingt abwehrbereit)一文,檢討北約組織(Nato)代號"Fallex 62"軍演的結果。文章指出,聯邦政府對於華沙公約組織核武攻勢的準備不夠,例如尚未具備一條緊急法令,一旦戰爭情況出現,醫療及通訊系統將立即崩潰,無法供給民生需求,交通運輸也將陷於癱瘓。此外,他還批評了聯邦國防常規軍糟糕的軍情狀態。報導還詳述北約的軍隊人數、軍備狀況,以及戰時的行軍動向。阿勒斯並直指當時的聯邦國防部長,基社盟政治家弗蘭茨.約瑟夫.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ß)須為此負責。
10月10日當天,國防部長施特勞斯即擬就一份被列為機密級的鑑定書。鑑定專家聲稱,在這篇文章中查到41條國家機密,把明鏡周刊發表的這篇文章定性為"叛國罪"。施特勞斯大力推動調查此案。聯邦檢察署第一位受理此案的檢察官布巴克(Siegfried Buback)在檢察署及國防部長授意下,以涉嫌叛國、有賣國嫌疑的偽造及行賄罪,對明鏡展開調查。聯邦總理艾德諾(Adenauer)為調查行動辯護說:我們國家已成為叛國者的淵藪。
「偏離合法性」
在一次聯邦議院質詢會議上,施特勞斯極力淡化他在警察行動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並撇清與此事件的任何關聯。但不久之後,記者阿勒斯由他下令逮捕一事就真相大白。當時的內政部長不得不在聯邦議院承認施特勞斯的做法"不合法和偏離合法性"。後來"偏離合法性"一辭就成為政治上避重就輕的經典修辭。質詢會議兩天之後,施特勞斯被迫承認曾介入此次抓捕記者事件。這使得國會有受騙之感,明鏡周刊事件由此轉折成為艾德諾政府醜聞。
出版界、記者及業內協會組織,此前一致表態聲援明鏡周刊社。這一事件挑起了人們對納粹恐怖時期的回憶,德國新聞"一言堂化"(Gleichschaltung) 這個詞,一時傳遍世界。西德全國各地紛紛舉行要求實現法制國家及新聞自由的示威抗議及群眾集會。而明鏡記者阿勒斯、出版人奧格斯泰因以及其他三名工作人員當時仍然身陷囹圄。
1962年12月14日,艾德諾內閣改組,施特勞斯被剔除。這位卸任的國防部長受到最高軍禮儀式的歡送,艾德諾此時說了一句名言,就是:"苦難時刻是對男子漢的磨煉",並同時宣佈將於次年秋季下野。直到1963年2月7日,坐了103天牢的奧格斯泰因才終於獲釋。
調查新聞學的堡壘
兩年之後,法院重新審查"明鏡周刊事件":1965年5月,聯邦最高法院拒絕開庭審理對奧格斯泰因及阿勒斯的控告,理由是:明鏡周刊那篇報導的內容並未涉及洩露國家機密。相反,檢察署甚至認為,施特勞斯已構成利用公權力侵犯他人自由的事實。與此同時,明鏡周刊雜誌社提出的憲法申訴也被駁回。
奧格斯泰因生前曾表示,消滅"眼中釘"明鏡周刊的嘗試以失敗告終。事實上,明鏡周刊反而成為這一事件的受益者:經歷了兩代記者傳承的這家漢堡新聞雜誌社,除了取得了經濟成果外,也成為聯邦德國調查新聞學的堡壘。
作者:Michael Marek /Birgit Görtz 編譯:楊家華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