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有朋自教育來」

Jochen Kürten2007年8月10日

第28次「德國在外教師聯合會」全體大會近日在施特拉松舉行,著重探討境外德國學校的現狀和前景

https://p.dw.com/p/BSz6
語言教學是雙行道

多年來,政界和教育界、文化界和整個社會都在談論全球化問題。人們的觀點完全一致,那就是,在一起成長的這個世界,「真正的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個背景下,有關德國境外學校的意義原本無需討論。然而,直到最近,在理論和實踐之間依然存在嚴重脫節現象。政治家們口口聲聲強調境外德國學校的意義,但在資金等具體措施上卻鮮少行動。會議指出,這一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

增加境外德國學校資金

在施特拉松會議上,來自聯邦和州一級政府的代表認為,政界對境外德國學校已較前更為關注。代表們指出,現在在行動上必須跟進。今明兩年,德國境外教育機構和設施將總共獲得4100萬歐元追加撥款。代表們認為,這是一項能獲得回報的投資。

文化能力決定一切

以小說「世界蒐集人」名噪一時的特羅楊諾夫是當代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而他是在境外一所德國學校學會德語的。他在保加利亞出生,在義大利和德國長大,在肯亞就讀一所德國學校。在印度生活一段時間後,在南非定居。對他來說,就讀肯亞的那所德國學校成為他一段決定性的生命旅程:「我們慣常高估知識的意義,看輕文化能力一類因素。其實,當然也存在一種文化智力和能力,在今天這個世界,在這個的確失序而同時又共同生長的世界,這種智力和能力尤為重要,因為,文化能力其實是許多職業的主要必備條件。」

目前,大約有6萬名當地國家學生和17000名德國孩子在境外德國學校接受教育。這是高水準上的「文化對話」。許多境外德國學校的畢業生如今在工商、經濟、文化和政界就職。

「我學到了德國式的不折不扣」

施特拉松會議上,某些年輕的畢業生情緒激動地講到了德國學校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哥斯達黎加的阿爾圭達斯曾上過當地一所德國學校。現在,他是齊根(德國北威州)大學傳媒學專業學生。他告訴說:「最讓人著迷的是不折不扣,例如,那種守時習慣,那種系統性思維的習慣。這是我在德國和德國人身上所找到的最令人著迷的特點。你會感到你也被別人接受了,因為,你知道,你是在與可靠的人打交道,自己也是以這種方式方法在思維,能夠以這種方式方法達到所設定的目標。這一點我是在德國學校學到的,她是我最佩服德國文化和德國人的地方。」

教師們也得學習

在境外德國學校上學也意味著文化交流。雙方都應從中受益。今天,這一原則已在大多數境外德國學校得到貫徹:上學意味著「付出和接受」。

今年30歲的魏斯是巴登符騰堡州的女教師。她計劃先去外國。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上德國學校,在西班牙、南非和法國上大學,現在,她希望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播給人家,同時再度學習,-在一家境外德國學校。她指出:「教語言不僅僅是教語法結構,而且也是使接受者更多地認識那個說這一語言的文化圈。文學、電影、歷史等等都包括在內。對我而言同樣重要的是,它不是一條單行道,並不只是我們輸出德國文化。重要的是,也要將在外國得到的新鮮東西帶到德國來。」

錢少,熱情卻高

施特拉松會議的參加者們熱情高漲。不過,許多重要問題依然存在:學校教職員工的薪資水準偏低;升遷機會幾乎沒有。此外,在境外工作,意味著多年無法在德國生活。不過,對將要前往外國去教書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們來說,讓別人認識德國文化,然後又將不同文化的經驗帶回德國,這一前景更具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