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博鰲論壇首秀 對中國經濟樂觀
2023年3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總理李強週四(3月30日)在中國海南島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稱中國是「世界和平的支柱」,同時對中國的復甦表示樂觀。
台灣中央社報導,李強說和平是發展前提,未來亞洲要實現更大發展,絕不能生亂,否則會自斷前程。對於國家之間的爭端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反對單邊制裁、長臂管轄與集團對抗。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是李強自3月上旬接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後,首次以總理身份出席國際性論壇並發表談話。此外,由於今年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3年來首度舉行實體的博鰲論壇,因此有多位國家領袖或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包含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Anwar Ibrahim)、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和科特迪瓦總理阿奇(Patrick Achi),也都參加了論壇開幕式。
李強在演講中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脫鉤,並強調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要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李強還細數近年來的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情形,認為中國的發展具有全球性的意義,在辦好中國事情同時,主動順應和平發展與共贏的時代潮流,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彭博社報導,李強在接任中國總理後的首次重要公開談話中表示,中國經濟在3月將進一步復甦,中國將繼續向全球投資者開放市場。他當時說,在全球經濟和市場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中國將成經濟確定性的來源。
會見外賓穩信心
彭博社週三(28日)報導,李強在一年一度的博鰲論壇期間,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時表示,隨著中國努力刺激消費和投資,中國將能夠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李強還表示,中國願意深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並重申中國致力於擴大經濟對外開放。
法新社報導,今年輪值歐盟主席國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將在參加完博鰲論壇後,前往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也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除了德國總理肖爾茨以外,第二位訪問中國的歐盟國家領導人
桑切斯上週曾表示,習近平的邀請證明了「在如此複雜的地緣政治困難時期,給予西班牙的國際認可」,而桑切斯與習近平週五的會談,預料將集中在烏克蘭衝突上;習近平試圖在烏克蘭戰爭扮演調解人的角色。
桑切斯在出發訪問中國之前還表示,世界應該傾聽中國的聲音,以便找到脫離烏克蘭戰爭的出路。
中國官員對經濟看法不一
彭博社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隨著全球增長放緩以及美國等國家難以遏制通貨膨脹,中國正面臨更具挑戰性的全球經濟環境。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晨新週三在博鰲論壇上表示,目前全球增長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他補充說,美國和歐洲能否抑制通貨膨脹,非常不確定。此外,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正在增加,美國矽谷銀行的危機需要密切關注。
對此,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中國在美國銀行業危機中的曝險仍然有限,並指出低外債和資本管制已經規範了跨境流動。林毅夫認為,中國穩健的增長潛力意味著,如果銀行業危機惡化,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源泉。
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在博鰲論壇社交媒體賬戶上發表的評論中表示,全球經濟在2023年看起來並不樂觀,因為它面臨越來越多「傳統和非常規」增長的挑戰。「冷戰思維、衝突和戰爭、經濟制裁、貿易和技術脫鉤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會把世界引向更危險的境地」,他說。
李家超出席 台灣冷淡
香港政府週三發表新聞稿表示,香港特首李家超29日也已抵達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所設的晚宴,其後與中共海南省委書記兼海南省長馮飛會面,30日還出席了開幕大會。李家超表示,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完全以線下方式舉行,他很高興上任後,就能首次親赴海南參與這年度盛事。
但相較之下,台灣今年對博鰲論壇的關注度大幅下降,這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正在中國進行首次訪問,而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也已經抵達美國,準備出訪中美洲的兩個邦交國。不過,台灣企業界對博鰲論壇的關注度下降也是事實。
台灣TVBS新聞台報導,博鰲亞洲論壇過去也是兩岸互動的重要舞台,但今年即便兩岸防疫政策已解封,也沒有「台灣代表團」參加,參與度跟影響力都不如過往。博鰲會員之一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認為,今年還在疫後的調整階段。
2002年時,時任台灣行政院長的蕭萬長成立了「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成為博鰲論壇的最初會員之一,台灣的代表團曾在博鰲論壇上聲勢浩蕩,但現在人少到無法開設一個兩岸共同的企業家圓桌會議。未來兩岸之間恐怕會少一個經貿交流的舞台。
但兩岸共同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認為:「我們等(疫情結束後)慢慢恢復正常了,(假如)明年他有個新的議題,打動了我們台灣企業家的興趣,這是很好的一個平台啊,還是會啦,我不認為在式微。」
(台灣中央社、彭博社、法新社、香港政府新聞網、台灣TVBS電視台)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