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匯率飆升猶如一場「災難」
2009年10月22日《南德意志報》在文章中寫道:"與美元、英鎊或瑞典克朗相比,歐元的價位並不超高。但與中國相比,歐元和歐元計價的產品明顯過於昂貴。自2008年北京把人民幣重新與美元捆綁在一起後,人民幣與美元一起下跌,儘管這樣做經濟上沒有任何道理。中國企業能向歐元區國家廉價推銷商品,而歐洲企業的銷售則受到影響。其間,中國以明顯超過歐洲的速度在危機中復甦。
北京的算盤看來一目瞭然,中國的商品在歐美越廉價,中國的經濟就越興旺發展。這個經濟繁榮國家的戰略家們似乎認為,把重點從出口轉到國內消費、以自己的強硬貨幣提升在國外購買力的做法不能保障安全。
但中國的政界人士應該考慮,一味追求出口和人民幣的國內低價位是否真為明智之舉。中國股市和房產價格上揚,金融新泡沫即將出現,一旦破滅將帶來痛苦。提高利率、使人民幣升值才能應對泡沫。此外,如果人民幣與美元相比保持在如此疲軟的價位,美國的企業只能減少出口,世界就會回到危機發生時的狀況,即美國不是靠生產所得、而是靠借貸維持其生活水準。但看來中國政府離這樣的認識還差得很遠,現在是歐美共同施壓的關鍵時刻了。"
歐美確實準備對中國施加壓力。《德國金融時報》報導說,歐元集團主席容克、歐洲央行行長特裡謝和歐盟貨幣事務專員阿爾穆尼亞將在年底前前往中國參加貨幣問題峰會並要求中國政府更多放開人民幣匯率,由市場調節:
"歐洲人認為,他們這次談判比兩年前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他們'上次到北京是有求於人,而這次中國人自己也有求人之事'。例如北京敦促歐洲在經濟危機期間不要對中國產品設立新的貿易障礙。在外匯儲備和投資方面,中國人在考慮減少美元和美國國債的作用,提高歐元和歐洲債券的成份。
中國的貨幣政策也受到美國日益加大的壓力。上周周末,美國財政部批評中國的匯率政策'缺乏靈活性'。此外,美國人也譴責中國繼續擴大外匯儲備,抵消了在消除貿易不平衡過程中取得的部分進展'。
但歐元區內,也有人懷疑容克、特裡謝和阿爾穆尼亞三人能否有效地代表歐洲的利益。他們只能與中國人商談匯率和金融政策,這是他們的弱點。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到北京,可以以華盛頓的名義商談所有問題。歐洲缺少這一手段,三位代表無法談北京擔心的歐盟保護主義問題,因為貿易政策在他們的權限之外。"
摘譯:王羊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