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反傾銷蠟燭調查
2008年3月4日這條消息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跟以前遭遇類似命運的鞋類紡織品等不同。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蠟燭比例並不高。根據新華社的報導,2007年中國一共出口44噸蠟燭,價值3億多美元,其中大約一半銷往歐洲。2006年前,出口到歐洲的蠟燭更少。2006年1月,美國開始對來自中國的蠟燭課以103.8%的反傾銷稅。此後,中國製造的蠟燭很難再登那裡的市場,只好開闢新的銷售途徑。據歐洲一家蠟燭協會公佈的數字,中國蠟燭目前在歐洲佔有大約30%的市場份額。
蠟燭要漲價
歐盟調查反傾銷案例的直接起因是歐洲蠟燭製造商連續多年的抗議。他們認為來自中國的商品有國家補貼之嫌,因此市場上形成非公平競爭。今年2月16日歐盟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歐盟委員會認為掌握了"足夠的啟動調查機制"的證據。支持這項行動的至少有7個歐盟企業(德國和與荷蘭),其中包括的德國3家公司。他們都一致認為,大量進口中國蠟燭給德國的同類企業造成了持久性的損害,許多工作崗位因此而流失。據德國"世界報"的消息,擁有大約40個會員的德國蠟燭製造協會對歐盟做出的調查傾銷決定表示歡迎,該協會總幹事布勞恩(Braun)說,中國製造商之所以出價低廉,是因為他們得到了國家補貼,因此,我們企業遇到的競爭是不公正的。
布勞恩說,以上3家德國蠟燭生產商中已有一家今年1月做了破產登記。不過,從整體上說,德國的蠟燭產業沒有受到太大的危害。根據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德國蠟燭產量逐年下降,同時進口增加。生產同進口相比,產量仍然大於進口量。1998年,德國一共進口了56660噸蠟燭,佔當時產量的三分之一,2006年德國進口蠟燭10.4萬噸,差不多已同產量平齊。
歐洲貿易協會卻批評歐盟委員會的調查決定。該協會認為,目前,貿易和進口領域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他們不知道會調查出怎樣的結果。如果最後的局面是強征懲罰性反傾銷關稅,零售商無疑會將價格提高,將負擔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該協會認為,目前,歐盟成員國的生活負擔普遍提高,這種情況下,增大蠟燭開支,對消費者而言,是歐盟好心辦壞事。歐洲很多零售商如宜家(IKEA)已開始警告客戶,預告蠟燭可能要漲價。宜家的蠟燭多半都是從亞洲購進的。
用提高關稅反傾銷,適宜嗎?
調查蠟燭傾銷案是一系列歐中貿易摩擦案中的一個微小環節。日前剛剛傳出,因金融商務訊息企業不能在中國展開服務,歐盟已把案子交到了世貿組織。如果調解和協商都不奏效的話,世貿組織將正式立案審理。而歐中的貿易糾紛引發的徵收反傾銷關稅,此前早已登場,2006年先是波及鞋類和紡織品;去年夏天又輪到電燈泡;今年年初,鋼鐵工業開始抱怨中國的競爭者;不久前,歐盟委員會剛剛決定對中國造壓縮充氣儀施加保護關稅。
動用關稅機制保護本地工業歷來具有爭議。用懲罰性反中國產品傾銷在歐盟內每次都吵得沸沸揚揚。今年一月,曼德森準備推出一份改革行使保護關稅權限的法律草案,但因內部爭執太大,不能達成基本共識,曼德森最後只好推延此事。曼德森認為,保護性關稅不是萬能良方,它帶來的弊大於利,最終承擔高昂價格的都是消費者。但他的觀點只得到一半成員的支持。德國屬於反方陣營。反方懷疑,曼德森改革法案出台的話,以後使用反傾銷法的難度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