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財政公約-走出危機之路?
2012年1月29日建立財政聯盟的倡議是由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的。在2011年12月的上一次歐盟峰會上,梅克爾還樂觀地表示,除英國外的歐盟國家達成的這一財政監管協議是走出債務危機道路上的一個突破。現在,這份按歐盟標準看來以驚人速度制定出來的公約,其嚴格程度已經不如梅克爾和薩科齊原先的設想。
按照德國聯邦銀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的話,這只是為解決危機作出的一個"重要貢獻"。參加了有關談判的德國基民盟籍的歐盟議會議員布洛克(Elmar Brok)認為,財政公約是解決危機的手段之一,當然僅靠這個協議是不夠的,但他相信:"現在我們有可能採取制裁措施,通過自動機制控制成員國債務,這保證了共同承擔責任的原則,讓歐洲不至於發生分裂。"
債務剎車
由於英國不願加入這一機制,財政公約不屬於歐盟條約。英國首相卡梅倫擔心自己的政府會因此喪失對國家財政的自主權。按照財政公約規定,成員國如果赤字超標,制裁機制將自動啟動。此外將引入債務剎車,以保證長期的預算平衡。這一點對德國總理梅克爾尤其重要,因為德國已經將這一原則寫入了憲法。有人指責梅克爾作為歐元區最大國家的代表,將本國的意願強加給別國,對此梅克爾予以了駁斥。
除了有關債務剎車的內容之外,財政公約的其他規定其實並不是全新的。歐盟貨幣委員雷恩表示,公約中99%的條款都是歐盟現行法規的內容。他認為,重要的是再次強調其作為整體的意義:"財政公約是由各成員國議會通過的財政紀律的義務規範,這是它基本的作用,公約將主要通過已有的法規來落實。"
遠水解不了近渴
只有加入這一公約的國家,將來才有可能從17個歐元區國家組成的拯救基金中獲得援助。在得到各國議會批准後,這一公約將在一年內生效,這一速度是相當快的。專家一致認為,財政公約對眼下的危機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有其長期的效用。
設在布魯塞爾的智庫"布呂格爾"(Bruegel)的財政專家皮薩尼-費裡(Jean Pisani-Ferry)認為,距離擁有統一的財政和債務政策的真正意義上的財政聯盟,歐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不能控制其他夥伴國家的行為,就不可能共同借債。誰能控制這些行為呢?必須是歐盟或歐元區的一個有合法地位的機構。我們需要更多的政治一體化。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正相反,歐元區內沒有進一步融合的意願,特別是在法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則警告說,沒有英國參與的財政公約誕生後,不應該產生新的組織機構形式,與現有的歐盟機構形成競爭。"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歐洲更緊密的結合,而不是相反。"
作者:Bernd Riegert 編譯:葉宣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