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入關鍵階段中國似有妥協
2009年12月14日在大會過去一周當中,談判沒有在任何重大問題上達成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但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一報導,作為本次氣候峰會的重要參與國之一,中國首次做出妥協,表示中國並不期待發達國家能夠承認中國對氣候保護做出的努力。有媒體猜測,這表示中國暗示已放棄從發達國家獲得資金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要求。
出席哥本哈根大會談判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會成為達成減排協議的障礙,但是發達國家必須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能利用中國作為它們的藉口。他說, "對發展中國家(抗擊氣候變化)的努力提供財力資源是一項法律義務","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拿走一部分。我們沒有期望來自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的資金會流向中國。"
中國政府曾承諾,到2020年時將實現單位經濟產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40%至45%,同時要求發達國家資助其實現這一目標。但有專家指出,根據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不會減少,甚至有可能將會大幅增長。
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來看,中美兩國就佔了總排放量的40%左右。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哥本哈根峰會氣候政策的主要障礙就是這兩個大國的分歧。對於中國提出資金援助的要求,美國表示中國不應該再享受特殊待遇。儘管一些貧困發展中國家依然需要西方幫助發展清潔能源技術,但中國不同。美國首席談判代表托德-斯特恩說,美國的公共資金流入中國,給予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通行證",無益於解決全球變暖問題。
隨著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即將進入尾聲,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世界其他大國領導人,都將於本周陸續前往丹麥參加大會最後商討。
同樣即將出席大會的澳洲总理陸克文周一表示,鑑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大會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陸克文認為,很難找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以調和的空間,因此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妥協。
法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長讓-路易‧博洛在周日的閉門會議後向法新社表示,各國都希望氣候變化峰會不至最終陷入僵局,各國也都明白其利害關係,此次峰會作為難得的協商機會不該輕易錯失。
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環境大臣兼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主席卡爾格林則表示,歐盟正在說服中美兩國能夠做出更多努力。
綜合報導:月洋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