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法學泰斗遺願:唯法治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2011年7月4日

近日,中國著名的刑法學家馬克昌因病在武漢去世,他生前曾表達:欲求社會進步,除法治外,別無他途。為法治終其一生的法學泰斗,在病重之時目睹中國法治倒退的現狀,抱憾而終。

https://p.dw.com/p/11omM
Der 81-jährige Zhang Sizhi gilt unter chinesischen Juristen als das "Gewissen der Anwälte" und hat seit Anfang der 80er Jahre zahlreiche von den chinesischen Behörden angeklagte Regimekritiker verteidigt. Aufgenommen von Xiao Xu am 18.01.2009.
張思之沉痛緬懷法學泰斗馬日昌圖片來源: Xiao Xu

6月22日,中國法學泰斗、新中國刑法學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武大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馬克昌,因病在武漢去世,享年85歲。

馬克昌於1947年考上武漢大學法律系,1950年馬克昌留校任教後,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專業攻讀研究生,師從蘇聯著名刑法學家貝斯特洛娃研究蘇聯刑法理論。1952年,研究生畢業的馬克昌返回武大,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57年,馬克昌被劃為"右派",直至1979年徹底平反。1980年10月,他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邀請,參加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起訴書的討論。隨後,受司法部的委派,擔任該案被告人吳法憲的辯護人。

當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當年被劃為右派,還替"四人幫"成員辯護?馬克昌說,"法律告訴我們,任何人都有獲得辯護的權利,我是學法律的,總是希望這個國家能走上法治的道路。"

6月26日上午9時,馬克昌的追悼會在武漢舉行,他生前培養的一大批法學界人士紛紛前來追悼。他的學生有很多人已經在政法系統位居高位,也有很多成為法學界的知名專家。追思會上,人們憶及最多的是,馬克昌認同社會進步,認為除了法治,別無他途。

"要想進步,我們只有依靠法治"

德國之聲採訪了馬克昌的摯友,中國知名律師張思之。據張思之介紹,他與馬克昌相識於1980年,因為同被召集到北京為審判"四人幫"做準備工作,雙方對很多問題的的觀點類似。其後二人保持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友誼,一起見證中國的法治道路的多艱。

對於馬克昌的逝世,電話另一端的張思之無比的沉痛,他也認為馬克昌所表達的法治願望是法學學者們在現今共同的願望:"這個願望,除了是他個人的信念,也是給我們的遺囑,也是留給我們後走的人一份責任,他的這句話體現了最高的法律智慧,這句話是很精彩的,之所以精彩,因為這是對法律文明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實際上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來,人類經驗的一個概括'要想進步,我們只有依靠法治'。"

張思之也認為中國未來走上法治之路的難度非常大,中國目前在法治方面進步很小,近兩年甚至沒有任何進步,但他期待法學學者朝法治方向去努力。

法治社會的一個典型特徵是司法要獨立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年輕一代的法學學者、中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勳,他也認為馬克昌的這個遺願代表了法學界人士集體的看法,但其中滲透了法律人的無奈:"過去這幾年來,法律或司法的狀況一直在倒退,法學界的很多人士也比較困惑,過去一些年司法改革本來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可是這幾年,法治的狀況越來越差,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整個法律界都比較迷茫、徬徨、無奈,這句話就體現了整個法學界的時代精神。"

對於中國法治狀況近年倒退的原因及改革之路,王建勳認為:"其實從道理上講,這些原因都很簡單,包括當政者也並非不明白,毫無疑問法律的改革要邁向一個法治社會,法治社會的典型特徵就是司法要獨立,要有'分權制衡'、'三權分立',要確保司法的公正,要讓民眾在遭受不公正待遇之後,能獲得司法救濟,這些大的目標,整個法律界,包括當政者是清楚的,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一黨利益等其他的原因,整個法律界的狀況江河日下,法律界當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不要頹廢或陷入犬儒主義。不僅包括法律人,還取決於所有民眾的努力。"

作者:吳雨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