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對話比以往更重要
2012年7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許多人反對中德法治對話,《商報》7月16日的專欄文章認為,"……沒有對話誤解就更大,沒有對話就不會產生信任。批評者駁斥說,面對國家專橫、大規模審查或關押異議人士,在'數字時代的公民權與國家立法'標題下開會簡直是諷刺。這些批評者對此類活動要求太多。從一開始就談誰是誰非並不明確的題目就更巧妙些,夫妻吵架時這樣做是明智之舉,兩個具有很大文化差異和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要是必須握手言歡的話,這就更適用。將那些很少能達成一致的問題放在中心,是無濟於事的。只有這樣中國人才會坦率學到,西方的一些法治成就要比中國想要承認的更有普世意義。只有這樣德國人才會接受,我們的法制並非輕易適合中國的。此外,這樣一個大國在短短幾十年內確立標準是相當艱難的,我們為此花費了幾百年之久。"
作者認為,對德國法學家而言,中國人也有"值得效仿之處",比如微博。"中國的網民去年在一個新建高鐵線發生嚴重車禍後,迫使政府設立調查委員會。反過來政府同樣利用網路让公民參與,將立法草案放到網上,請民眾評論。……
"這種形式的公民參與有很大優點,透明而且相當快。……"
作者說,"……雖然讓人生氣的是,北京時而將對話作為政治施壓手段濫用。2007年中國政府在達賴喇嘛訪德後取消了大會,然而德國人應該坦然承受。幸運的是,我們以為可以就是非問題向中國人指手畫腳的時代已經過去。難道因為我們不再只是指責而且還得讓人信服,與中國的交流就是浪費時間了嗎?
"恰恰相反,對話比以往更加重要,中國的法制尤其在過去10年明顯改善。這個由前任德國總理施羅德發起的對話,最重要之處就是在政治套話之外建立信任關係,相信不僅只有一方是對的,相信可以揭示各自的弱點、可以在照顧各自國家的發展水準和文化特色的同時做出妥協。"
文章建議:"德中法治對話或許有其弱點,然而並不像它所顯現的那樣抽象,比如有個題目可以共同考慮,延利希(Nils Jennrich)案失敗在何處。這位32歲的(藝術品)承運人被籠統地指控進行走私活動,不經起訴關押在人滿為患的牢房已近4個月,他的心理到了極限,體重減少15公斤。
"此案在中國是個例外,但遺憾的是這種例外隨時都會發生,那麼不妨在慕尼黑坐下來共同探討錯在何處、如何改善程序。德中法治對話的信任關係允許談論這個案子,而不會讓中國人感到是在干涉內部事務。"
"在上帝和祖國之間"
天主教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馬達欽在上周六接受祝聖後,公開宣佈不再擔任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職務,其後其被不明人士帶走短暫失蹤。《南德意志報》7月16日對此事件進行了報導,文章評論道:"天主教愛國會在根本上有幾點不同於天主教的準繩。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不承認愛國會;而(中國)官方教會成員不許批評中共。與梵蒂岡相反,愛國會支持避孕,絕不批評中國當局實施一胎化政策的強制墮胎。中國許多官方教堂裡張貼標語,從中可以讀到國家教會的哲學:'愛神也愛國家',有疑問時對祖國多愛些。官方報導說天主教在中國有570萬成員,加上據估計超過6百萬的地下教會,信徒數量可能達到1200萬。"
摘譯: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