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湄公河築壩發電危及漁業生態

2010年5月28日

對越南來說,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瀾滄江)沿岸地區是經濟和發展的中心,在泰國和柬埔寨,也有眾多居民仰賴著這條河流生活。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和接連的水壩修建計劃,已改變了湄公河流域的農漁業生態環境。

https://p.dw.com/p/NYNt
交通繁忙的湄公河(越南境內)

湄公河下游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

全長將近4500公里的湄公河,流域面積超過8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德國與法國的面積總和。6千萬人口居住於沿岸地區,大多數直接或間接地仰賴著這條河流生活。

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壩,來發展雲南省的農業,蓄水量與年俱增。湄公河下游的乾旱問題日益嚴重,除了氣候因素,下游沿岸國家也將矛頭指向中國,稱上游水壩也是造成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位泰國議員在接受報章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准許湄公河下游國家使用河流資源,但並不真認為湄公河也屬於這些國家。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由每年冬夏變換的季風氣候、和喜馬拉雅山的融雪孕育而生,水位波動原本就十分劇烈--水位在夏季可高達15米,卻在11月至5月的枯水期乾涸見底,因而突顯出建水壩確有平衡雨季和旱季水量的功能。

環境保護機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Living Mekong" 湄公河保護計劃,負責該計劃的一位工作人員對修水壩的利與弊分析說:

"根據預測,全球氣候變遷將更為嚴重,雨季的降雨量和乾旱期的缺水程度都將愈形極端。一方面,水壩的興建將為乾旱期儲備用水,但另一方面,湄公河的水資源管理將更為困難。"

Boot auf dem Mekong Fluss in Kambodscha
湄公河是柬埔寨漁業、交通、灌溉的生命線圖片來源: AP

其實,不僅中國,東南亞各國也在湄公河下游修壩蓄水和發電。湄公河下游流域的六座水壩都已進入計劃或興建階段,其中四座位於寮國,另兩座分別位於泰國和柬埔寨。因近來嚴重的乾旱,寮國在距首都萬象不遠處修築新水壩--南屯二號,發電除了供應寮國自用,也出口至泰國。寮國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缺乏經濟基礎建設。亞洲開發銀行在萬象的一位代表表示:

"水利資源在寮國具有重大意義,寮國的經濟高度依賴對泰國及其他鄰近國家的能源出口,水壩興建計劃將加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力是寮國境內唯一的可再生能源來源,因此,水壩在經濟與民生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

水壩對漁業生態造成負面影響

湄公河流域居民的生活與漁業息息相關。寮國每年捕漁量高達42000噸,柬埔寨更有超過一百萬人以漁業維生。湄公河也滋養了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柬埔寨的洞裡薩湖,當湄公河遭遇乾旱期,湖內魚蝦便會大量減少。利用水壩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寮國和柬埔寨也必須面對水壩對漁業生態造成的負面影響。環境保護基金會"TERA"的道隆(音)說:

"當人們攔截了湄公河的水源,70%魚類的迴游路線受到影響,將可能造成大量魚類死亡,這也牽涉到湄公河和洞裡薩湖區域上百萬漁民的生計。"

1995年開始,湄公河流域的四個國家--柬埔寨、寮國、泰國和越南成立委員會,河流上游國家中國和緬甸則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共同探討湄公河水位下降和乾旱問題,並加強水資源的保護與妥善利用。

作者:Bernd Musch-Borowska/吳予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