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漫畫家以"畫筆為槍"反擊恐怖分子

Hans Joachim Hennig / Sven Pöhle2015年1月9日

巴黎《沙爾利周刊》遭遇血腥襲擊後,世界各地的漫畫家紛紛拿起畫筆作出回應。畫風犀利的作品很快在網路上得到廣泛傳播。

https://p.dw.com/p/1EHmM
Frankreich Anschlag auf Charlie Hebdo Karikatur
圖片來源: Reuters/M. Brindicci

(德國之聲中文網)遭到恐怖分子血洗的《沙爾利周刊》以犀利諷刺的漫畫馳名。在宗教話題上他們也是調侃起來沒商量,毫不吝嗇筆墨,無論是猶太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是他們諷刺漫畫的主題。去年十二月,該雜誌還出了一份特別版,主題為"小耶穌"。

"如果默罕默德回來……":這幅作品畫的內容是,回來的默罕默德被聖戰分子作為非信徒被殺死。去年10月《沙爾利周刊》再次刊登了一幅關於默罕默德的封面漫畫。因為多次刊登出關於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畫,多年來這個團隊一直受到死亡威脅。

"我們不會因為《沙爾利周刊》的同事受到攻擊而被嚇倒--這是各地漫畫家釋放出的訊息。"智利漫畫家Francisco J. Olea在這幅作品上用文具拼成了一把手槍,寫道"同事們,拿起你們的武器吧"

而其他的漫畫家們紛紛發出響應。發生血案之後,全球各地的漫畫家把作品發布到網路上。象徵著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筆現在被用作向恐怖分子宣戰的武器。

澳洲漫画家David Pope 寫道:"我夜裡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我的思緒還牽掛著法國同事,他們的家人和摯愛。"他作品上"He drew first"是一句文字游戲,這句話可以翻譯為"他先畫的",drew也有拔槍的意思,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他先拔槍的"。

荷蘭漫畫家Ruben L. Oppenheimer挪用911恐怖襲擊場景作出表達。

加拿大漫畫家Michael de Adder也認為這次襲擊是對言論自由的嚴重侵犯。

荷蘭漫畫家Joep Bertrams在體為"永生"的畫作中寫道"《沙爾利周刊》,無法停止。"

美國漫畫家MacLeod十分肯定地一點是:言論自由要比機槍更為強大。

巴塞隆納的Oriol Malet也"化鉛筆為武器"。

"削的越尖,筆鋒就越厲!"荷蘭漫畫家Lectrr把諷刺的犀利作為主題創作了這幅作品。

網路上被分享最多的一幅漫畫是Lucille Clerc的這幅作品。她的這幅作品充滿樂觀和鬥志"昨天、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