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還是不潤:留學海外是一座圍城嗎?
2022年6月1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小紅書上搜索「潤」,可以找到關於移民不同國家難易程度的分析,需要的資產,學歷,和申請的時間線。當然,在所有「潤」的途徑中,通過留學國外,繼而在當地找到工作,再留下來,依然是對普通人來說最可行最易操作的方法。根據啟德教育年初發布的《2022中國留學白皮書》,2021年中國學子出國留學申請數量實現同比增長8.19%,並且預計2022年留學市場將持續回暖。
對政府的失望和灰心
最近新增了不少學子是之前從未想過留學的,現在正在讀大一的小張是其中一位。他自述高考成績不錯,也考上了國內不錯的大學,但最近,他想要申請加拿大的大學,重新讀本科。他說自己高考選專業時,是準備留在中國工作的,所以沒有找容易移民的專業,而申請加拿大大學時,他準備學習計算機專業,這是在許多「潤學」經驗分享貼中,畢業之後最容易找到高薪工作,也最容易獲取居留身份的專業。
對國內政府的失望和灰心是他想要「潤」的主要原因。他戲稱自己原本也是「小粉紅」,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早期,他也支持嚴格的防疫措施:「你不知道病毒殺傷力如何,自然要封城」。但當病毒造成的死亡率越來越低的時候,他看到中國政府仍然採取嚴格的封城時,他覺得自己發現了這個體制的根本問題:「剎不住車,沒有負反饋情節「。
但當他向父母表達自己對中國政府的失望,並想要「潤「時,思想很愛國的父母非常反對,並舉了很多加拿大對中國不友好的例子。因為現在的他仍然需要父母在財務上的支持,所以他正在想辦法說服父母,但這過程並不容易。
「看到了世界有多大」
在上海出生長大,在加州留學之後工作的Wendy提到了身邊想要「潤」的人的選擇都隨著中國政府的政策而不斷變化。她說在武漢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她身邊許多在中國生活的朋友覺得對政府很失望,社會上有很多問題,所以想要移民。而2020年底,美國疫情很嚴重,國內的疫情卻慢慢控制住了,她的朋友又不想出國了。最近由於上海嚴格的封控政策,這些朋友又開始討論出國的可行性。
她自己選擇留學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有一個獨立居住,獨立生活的環境。在中國讀書和工作時。她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不會騎自行車,也不會開車,做飯和洗衣都由父母包辦,想要搬出去自己住的時候,也會受到父母的勸阻。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她瞭解到了很多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的文化背景,視角更加寬廣。她說:「看到了世界有多大。「她同時也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更強,大家互相尊重,不會隨意審判其他人的個人選擇。而在中國居住時,經常有人審問她為什麼不結婚,認為她這樣做是沒有責任感的,亦常有人覺得到某一個年齡段就應該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但在美國,就很少有人認為年齡是一個限制。
她強調在美國生活依然有限制,特別是身份上的限制。目前拿H1-B簽證的她只能做和自己研究生專業相關的工作。她有種植物的愛好,但是如果以此來賺錢的話,就是違法的。但目前她仍然傾向於留在美國生活。
她說自己幾年前出國時,並不是因為覺得中國不好才離開。她記得十年前的上海還有同性戀的遊行,但最近幾年,她覺得中國的審查制度越來越嚴格,也看到輿論對於女權,對於LGBTQ的權利有負面的看法,許多女權博主都因為被審查而被噤聲。她提到了國內通過的離婚冷靜期等法律,這讓她覺得國內並不是在向一個好的方向走,也因此對是否回國發展而有所顧慮。她聽到身邊很多在美國學習工作過的女性朋友敘述回中國發展之後都覺得職場壓力特別大,除了很難達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以外,作為女性又有額外的壓力。許多女性朋友因為懷孕而在職業發展上受到限制。在美國生活時,她免不了看到西方媒體報導中國的負面新聞,她認為這可能是輿論戰的一部分,但如果報導中的負面內容是事實的話就並不會介意。
開始關心政治
張玉(化名)自嘲自己原本是個小鎮做題家,在國內讀書時幾乎沒有讀過任何課外書籍,也很少去探究政治和社會事件的孰是孰非。她在留學時第一次瞭解到了六四事件等在國內被禁言的敏感事件,因為她所瞭解到的事情和自己在國內接受教育時接受到的訊息差距太大,所以她開始大量閱讀相關內容,除了看了和中國計劃生育等政策相關的禁書和紀錄片以外,她也開始關心美國的政治。當意識到美國有可能推翻羅伊法案後,她開始大量閱讀和美國女性墮胎權有關的文章,看了相關的紀錄片。
她說自己在美國變得更關心政治議題和性別議題,但和身邊不少同樣來自中國的留學生討論時,她發現自己的觀點有時候並不佔主流。她說最近一兩年,她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逐漸減少,但她在reddit等網站上找到了許多關心同樣議題,持有相似觀點的同路人,也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些「同溫層」中與人相交。
「國外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一位希望對身份保密的女生則對現在輿論上很火的「潤學」很幼稚。已經在北美定居並且順利找到工作的她說:「國外沒有你想的那麼好,生活也沒有那麼無憂無慮」。她說遇到不少在國內過得不開心而來北美的人,這些人來了北美之後,也因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不如意而覺得失望,有些人甚至又重新回到了中國。
她在小紅書上分享在國外生活的經歷,也分享自己在國外遇到的生活和文化上的差異和衝擊。她提到自己脫離曾經舒適的朋友圈覺得迷茫,提到自己很難融入學校中兄弟會和姐妹會這些更受歡迎的學生的社交生活,也提到自己因為對英文不熟悉,連普通的租房或者買車都有很多挑戰。原本在中國的工作經歷和親戚朋友的關係並沒有幫助她找到更好的工作,休閒娛樂的選擇也並不如在中國那麼多。
她說最近有不少人私信她詢問「潤學」經驗,她說自己會提前和對方說自己仍然很愛中國,以防對方在聊天中指責中國政府的各種政策。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