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中共四中全會,繼續成功內鬥?

張平(摘編)
2019年10月27日

有評論認為,即將到來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佈的主題是黨建。對黨的建設而言,在論理上,鬥爭不只是必需的,更是合理的。可以說,鬥爭就是中共生存與前進的動力。而這也就是中共建黨以來鬥爭不斷的深層理由。

https://p.dw.com/p/3S1rX
China Vorbereitungen für Parteitag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
像每次的四中全會一樣 此次召開前也有各種猜測浮出水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M. Schiefelbein

(德國之聲中文網)《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為什麼共產黨統治能在中國成功》,作者Ian Buruma說,目睹了戈爾巴喬夫的民主改革之後蘇聯的境遇,中國的統治者拒絕走他的老路。在要求類似改革的中國人在1989年的天安門鎮壓中被殘酷殺害後,中共與大多數抗議者所出身的城市受教育階層達成了默契。一黨統治將創造人民致富的正常秩序,作為交換,他們不再發起政治抗議。

作者認為,毛澤東去世後,特別是在鄧小平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革後,毛澤東思想和馬克思主義開始喪失效力。黨員口頭上支持黨的正統,兒童依舊在學校學習這種正統,但民族主義乃至些許陳腐的儒家思想,開始取代舊有的共產主義信條。這也形成了一些中國人和專家所形容的"精神真空"。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竭力收緊黨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復興毛澤東思想,同時打壓高校、大眾媒體和網路中的異見想法。他的個人崇拜、強調嚴格的家長式領導以及強調自身哲學思想權威的做法,被廣泛視為在一系列平淡無奇的技術官僚執政之後,重新恢復共產主義帝國統治的一種方式。

四中全會:黨建就是繼續內鬥

台灣《風傳媒》發表評論《"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作者鄭吉玟分析說,中共誤判了中美貿易戰的本質,認為那只是貿易摩擦,只要增加對美採購的數量與項目就足以化解壓力。孰知美國主流想法就是中國必須改變不公平貿易的結構性問題,否則難以善罷干休。而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果,正是因為與美國全面開放且積極交往所導致的。而美中貿易戰代表的就是,美國發現中國並未在富裕後走向民主,因此要重新審視、檢討與重構(甚至可能徹底取消)與中國的全面交往。

因此,作者認為,在情勢不明又拿不出具體因應策略下,即將來臨的十九屆四中當然無法按照原訂計劃,提出能因應當前時勢的整體施政規劃。那麼四中究竟要處理什麼議題?已公佈的議程表示要討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對黨的建設而言,在論理上,鬥爭不只是必需的,更是合理的。可以說,鬥爭就是中共生存與前進的動力。而這也就是中共建黨以來鬥爭不斷的深層理由。

台海兩岸的權力平衡向中共傾斜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評論《習近平準備開戰了嗎》,作者易思安(Ian Easton)認為,台灣海峽可說是全球最危險的火藥庫,不僅情勢基本不穩,來自中國的威脅更是與日俱增。南韓、愛沙尼亞或波蘭等火線國家,雖然遭其鄰國封鎖或入侵的可能性並非等於零,但也趨近於零。而台灣的情況顯然並非如此。台海兩岸的權力平衡,已向有利於中國這個強大共產黨獨裁政權的方向傾斜,但華府與台北的戰略決策者仍無法就遏阻兩岸衝突提出嚴謹的論述。

作者認為,美台領導人必須預見最壞的情況,並做好準備,以降低威脅、規避戰火。雖然華府與台北的政治人物往往看似過分畏懼中共、內訌不斷又過於自滿,卻還是能在未來危機迫使其採取行動前,扭轉過時的政策。許多正向的改變已經啟動,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當我們思考中共對區域和平的威脅時,唯一能夠胸有成竹斷定的事,就是沒有理由陷入失敗主義而懷憂喪志,而是絕對有理由加強戒備,果敢迎接挑戰。"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