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甜味素:有益還是有害?

Ann-Christin Herbe
2019年11月17日

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甜味素取代了工業合成糖。不過在科學家那裡,對甜味素並非沒有爭議。它很實用,但是否也有「毒」?

https://p.dw.com/p/3T7TK
Aspartam Süßstoff
圖片來源: Imago/teutopress

(德國之聲中文網)瓶罐上常常可以看到"無糖果醬"、"無糖飲料"等等的標注。用"無糖"做食品廣告,顯然漸成風尚。多年來,糖是每個家裡不可或缺的食物,現在,甜味素對糖的地位形成挑戰。

到超市的食品櫃前仔細看,便會發現糖不再以原來的形式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甜味素,比如 E950, E951 ,或者E954,而每個數字、字母組合後面卻是乙酰磺胺酸鉀(Acesulfam K)、阿斯巴甜(Aspartam)以及三氯蔗糖(Sucralose)等工業合成素。

比普通糖甜500

甜味素屬於食品添加劑。它受到大家的喜愛,原因很簡單:不含熱量,其甜分遠超普通糖。比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普通家用食糖的200倍,三氯蔗糖更達500倍之多。蛋糕、軟飲料以及其它甜品,只管享受而無需擔心,--食品工業就是這麼許諾的。然而,甜味素對身體是否真的無害?

研究結果不一

很久以來,一直有"甜味素致癌"的說法,其中甜蜜素( Cyclamat)疑點最大。用老鼠做試驗,給它們吃大劑量的甜蜜素,果真有一些得了膀胱癌。不過,這一結果不適用於人體,因為沒有人會消費如此大劑量的甜蜜素。

另一項對甜味素的質疑是對腸道菌群造成負面影響。以色列科學家2014年用小老鼠進行的一項試驗顯示,長期有規律食用糖精和三氯蔗糖後,腸道菌群受到影響,葡萄糖的物質轉換也出現問題。不過,研究結果還不足以做出清晰的判斷。

甜味素種類繁多 檢測太少

德國營養研究所專家卡比什(Stefan Kabisch)認為,科學家通常只測試兩到三種甜味素,而甜味素的種類則要多得多。尤其是,它們的化學成分不一樣,因此,不能把結果一對一地拿過來。

為得出真實可靠的結論,必須對歐盟內允許上市的所有甜味素都進行檢測。

卡比什說,另一問題是兒童味覺的感受。兒童大腦還在發育,他們將甜味與身體攝入熱量連在一起。現在他們吃進甜味素,但熱量卻沒有出現,從而飢餓的感覺會更快出現。

甜味素"欺騙"大腦

德國糖尿病研究者彼得斯(Achim Peters)大夫發現,甜味素會欺騙大腦,從而阻礙健康的物質交換。吃一塊使用甜味素的蛋糕,其中甜味發出的刺激訊號是,熱量大的食品就要到了,然而,大腦和身體卻都白等了。這樣長此以往,大腦對能量輸入的判斷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生理錯誤反應,即過量進食。

法國的一項研究還證明,甜味素同糖一樣,都會讓人上癮,而甜味素癮比糖癮更嚴重,甚至超過古柯鹼。

歐盟食品安全署(Efsa)正在處理不含熱量的甜味素問題。所有在2009年前進入歐洲市場的甜味素,都必須重新審核。專家將對甜味素濃度以及食用方式對健康造成怎樣影響,做出評估和判斷,結果於2020年底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