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 Morgana und Meeting 2008
2008年4月10日"中國將往何處去?"這樣一個於今日世界亨廷頓式文明衝突中探索未來中國政體走向的疑問一直都是縈繞各國政治家及學者心頭、事關全球發展格局的重大課題。一段時期以來,"和平演變論"與"中國崩潰論"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各霸一方,壟斷著西方主流媒體瞭望中國遠景的觀象台。
"演變論"PK"崩潰論"
"和平演變論"的支持者認為經濟發展的齒輪終將帶動社會民主化進程。正是基於經貿自由亦能促進政治開放的樂觀預測,以克林頓、奧爾布賴特、施羅德為代表的西方政治家曾在世紀之交力促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而於2001年上台的美國總統、共和黨人布希繼續沿襲其前任以經濟為主導的對華外交策略,一再宣稱經濟發展及財富增長的快車將為中國送去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並視南韓模式為中國大陸的理想樣板。
與"和平演變"大演對台戲的是唱衰中國的"崩潰論"。其代表人物謝格爾(Gerald Segal)曾在九十年代預言中國富裕沿海與貧窮內陸之間日益擴展的鴻溝必將導致中國"走向分裂"--"無論是以和平還是暴力手段"。美籍華裔作者章家敦也在2001年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描繪了一幅股市崩盤、國企倒閉、外資撤離、政權解體的慘淡畫面。
然而,伴隨著中國經濟二位數字的高速增長,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一黨專政"制度並未顯出衰微跡象,異議人士依然遭到逮捕,言論自由依然受到鉗制。而問題叢生的金融體系、危機四伏的社會保障並未妨礙富裕階層繼續活得神氣活現。
第三種可能性?
那麼,關於中國的未來是否還存在著第三種可能性?現居德國的美國《洛杉磯時報》前駐華記者詹姆斯‧曼恩(James Mann)在其新書《中國幻象》(China Morgana)中談到了鮮為人所提及的另一個版本的中國遠景:西方可能要在25至30年後面對一個富強而專制的中國--對內壓制異己分子、對外聯合經濟勢力。
曼恩認為,南韓模式不會再在中國身上重現,因為中國的地域、歷史、政治、文化風貌遠比總面積不過浙江省大小的南韓複雜深遠地多。"假如一個外國遊客在觀光北京、上海之後隨即得出中國大陸的政治變遷將會重蹈台灣或者南韓覆轍的結論,這無異於是說,一趟紐約或者波士頓之旅就能讓人相信美國等同於西歐。"
曼恩駁斥中韓參照的第二條理由是:擴軍備戰的中國遠不像南韓那樣必須受制於美國安全力量的保護,也就是說,美國能夠施加的政治影響力也要相應微弱地多。而強大的軍隊建設同樣能夠保證中央政府能夠迅疾而徹底地撲滅危及政局穩定的星星之火,任何可能構成分崩離析後果的經濟或者政治動向又能將素有"天下觀"傳統的中國人迅速團結在政府的旗幟之下。
誰在編織"中國幻象"?
"演變論"與"崩潰論"混合交織而成的"中國幻象"實際上是在為西方奉行實用主義的對華政策提供藉口。曼恩言詞尖銳地指出,包括學界、商界、政界某些精英人士在內的錯綜複雜的西方集團為了謀求在華商業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聯手欺騙民眾,打著以經濟為前驅、以政治為後動的"和平演變"的旗號進軍中國市場。到頭來,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在"演變"誰呢?
西門子海外業務捲入巨額行賄的黑洞;雅虎、谷歌、微軟紛紛背離原有的道德信條投身到"新聞檢查"的污流中去……企業界達成的一個難以啟齒的共識是:一人拍板的專政制度遠比爭論不休的民主政府好做生意。如若不信,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的磁懸浮方案折翼於本土而成就於上海就是明證。
歸根結底,曼恩得出的結論是:中西方的精英階層才是納中國經濟體制入全球化軌道之內、而政治體制兀自巍然不動的真正受益者。
奧運打前哨
無論曼恩預言的"第三種"遠景是否終將成為現實,現今中國的確是在演繹一種經濟融入而政治封閉的獨特的政經模式。當"中國人民喝啤酒,酒花價格全球抖"與"胡佳被判三年半" 先後佔據報紙版面,或者"寶馬計劃裁員8000人"與"達賴斥責中國政府進行文化種族清洗"的報導交相映照的時候,人們不必再為奧運聖火點燃激情亦點燃激憤,傳遞夢想亦傳遞夢魘的事實感到驚訝。
原本象徵著國際社會獎勵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北京奧運"已經成為中國官方直面世界輿論的沙盤推演。"和諧之旅"並不和諧,從古奧林匹亞赫拉神廟遺址點火的那一刻起,雅典娜女神便已置身於西藏暴動的陰影之下,護送聖火的旅程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如果說,拉薩騷亂充其量只是一根引爆眾怒的導火索,西方民眾潛意識裡堆積的對中國政府的敵對情緒便是危險的火藥桶。德國Allensbach研究所近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表明:近60%的德國人將中國經濟騰飛看作是對本國的一種威脅。
消除敵意加強對話
在此背景之下,由聯邦政治教育中心與波昂漢學學會聯合主辦的"相遇08-奧運中國"系列研討活動(Meeting China 2008 - Olympialand kontrovers)為德中雙方的互動交流提供了一個尤為寶貴的平台。
來自前東德地區的聯邦政治教育中心主席克魯格(Thomas Krueger)同樣有過社會主義國家的生活經歷。他在4月8日的波昂開幕式上對前一段時間充斥於德中媒體的圍繞西藏問題的激烈爭戰提出警告,並以柏林牆倒塌為例強調平等對話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4月8日晚為"相遇08"系列作首場演講的是以"中共可分裂為兩派公開競爭" 言論而語驚四座的北大賀衛方教授。這種主張"黨內民主"的政治觀點在中國尚屬異端,然而領導人"非但沒有抓我,而且還同意我出國"也許不僅僅好比襯衫解到第幾個紐扣尚可通過電影審查制度的尺度拿捏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永遠以一種朋友的姿態作建設性的發言。"
賀教授當日報告本以探討"中國通往民主與法制國家路徑"為題,但實際內容主要是介紹中國立憲歷史以及建立違憲審查制度的嘗試。當德國之聲記者就中國的政治前景問演講人究竟支持"和平演變論"還是"第三種可能性"?賀衛方答道:"經濟與政治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關係,當經濟發展到某個瓶頸階段,政治改革的缺失就會限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媒體往往會擴大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即便再過30年,中國依然很難說是一個富強的國家。我不明白這種誇大的用意?難道是想聚集民意?"
側重於學術研討和文化交流的"相遇08-奧運中國"系列活動還將持續到7月14日。希望屆時將迎來一個和平圓滿的奧運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