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和北京
2002年10月7日北京和德國的科隆、柏林都有著友好城市關係。不過,北京和科隆正式結為友城是在1987年9月14日,和柏林則是在兩德統一數年之後,也就是1994年4月5日。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是全國黨、政、軍首腦機關所在地,具有政治中樞的顯赫地位。同時,她也是中國金融決策和經濟宏觀調控的中心。那裡聚集了大型公司的總部,行業總會和金融機構總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改革開放後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位於德國北威州萊茵河畔的科隆是德國第四大城市,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100萬,是萊茵區的經濟大都市和國際性商業中心。除了高聳入雲的歌特式大教堂外,科隆最為著名的還有它的世界貿易展覽中心。從1949年11月3日至1999年底,位於科隆南面20幾公里的文化古城,面積14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萬的波昂一直是聯邦德國的首都。科隆的經濟地位和地理位置自然成為北京選擇友好城市的重要考慮因素。
科隆經濟促進局市場部負責人約瑟波維奇說:
「早在正式結為友好城市之前,北京就非常重視與科隆的友好關係,多年來雙方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一方面因為科隆當時是德國工業協會和德國經濟東方委員會所在地;另一方面,一些科隆企業多年來一直和中國保持著聯繫。要知道,在1987年,北京並不意味著北京本身,而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整個中國。北京選擇科隆作為友好城市,更多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
科隆與全球23個城市建立了友城關係。約瑟波維奇認為,科隆與北京友城關係明顯以經濟交流為中心。在友好城市協議簽署後,雙方立即將具體的項目付諸於實施。北京經濟界向科隆派駐代表,設立了辦事處。一段時間後,科隆也組織企業家代表團訪問北京,一些企業先後在北京設點。雙方經濟代表團的互訪以及招商會,經濟研討會也日益頻繁。
早在1979年,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就在科隆成立了代表處,並在1984年和德方公司合作成立了德馬斯公司,從事機械和技術貿易。1986年,中技公司購入了德馬斯公司的全部股份。目前,德馬斯公司屬於由中國技術進出口公司,中國機械、儀器進出口公司合並而成的通用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並剛剛易名為通用技術歐洲德馬斯有限公司。20幾年來,德馬斯公司人員不斷壯大,業務也從傳統的貿易向工程和咨詢服務拓展。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科隆始終是它的基地。該公司負責人馮毅這樣說道:
「最早因為使館在波昂,當時考慮到離波昂較近。經過多年在這兒的工作,我們覺得在科隆很方便,一是因為這裡離魯爾區很近,二是這裡的技術資源來自各地。我們處的位置相對比較方便。科隆市政府、科隆工商局、經濟促進局,包括移民局對我們都非常支持。我們感覺,德國人希望國外企業來有兩個目的。一是帶來就業。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帶來就業。另外就是讓更多的德國產品能夠賣出去,也是間接帶來就業。我們重視在德的工作,主要是這裡的經濟、化工、生物工程有很厚的技術儲備,正好與中國形成一個很大的反差。我們需要把德國的技術資源進行轉換、修改,使之適合中國的市場。我們的工作很大一塊兒是幫助德國公司到中國去開拓市場,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協助集團(通用技術集團)的採購,幫助中國用戶更順利地在歐洲採購,主要是在德國進行採購。」
近年來,除了象德馬斯、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這樣的國有企業在科隆設點外,中國的私人資本也漸漸開始注入科隆。據科隆市經濟促進局市場部負責人約瑟波維奇介紹,目前在科隆的中國企業中,60%為國有企業,40%是私營企業,包括旅遊公司及貿易公司等等。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有意向中國發展的企業,科隆經濟促進局和科隆工商會也提供咨詢服務。馮毅說:
「科隆工商會每年都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組織專題會議,包括中德之間的經濟發展以及專門課題討論,如德國企業如何到中國發展、中國企業如何在這裡工作。據我們的瞭解和接觸,德國公司非常關注向中國市場發展,只是它們不知道怎樣去發展、去開拓中國市場。科隆工商會的活動對那些德國公司是有幫助的。」
北京和科隆的友好城市交流當然不僅僅限於經濟方面,在市政建設、醫療衞生、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雙方的交流也相當頻繁。在歐盟的資助下,1998年北京,科隆和鹿特丹共同開展了一項以解決北京交通和環境問題為重點的項目。施塔女士是科隆市政府與北京友好城市交往的負責人,她說:
「經濟是我們交流的重點。此外,雙方在其它專業領域的交流也十分密切。北京每年都派出15至20個代表團前來科隆訪問,瞭解諸多領域的發展現狀,如城市規劃、行政機構的運作、稅收、保險體系等等。」
在北京和科隆的友好交往中,雙方市政府更多起到的是帶動和中介作用。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自發性的交流活動也十分活躍。比如,今年六月,北京京劇團便為科隆「世界戲劇節「獻上了現代京劇「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