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評論:不要小看了我們的抗疫成果!

Marcel Fürstenau
2020年8月7日

是的,德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又在增加。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陷入恐慌的理由。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確信,憑藉謹慎、理性和責任感,仍能繼續控制住局面。

https://p.dw.com/p/3gcSs
Deutschland Corona-Pandemie Symbolbild Mundschutz beim einkaufen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R. Peters

(德國之聲)恐懼的話說多了,危機就會真的應驗。在新冠疫情問題上也是如此:對於這樣一個持續數月、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疫病大流行,危言聳聽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德國現在就面臨著這樣的危險。其實,我們在對抗病毒方面總體上已經取得了值得矚目的成就。雖然幾天以來新增感染病例的不斷增加,的確值得擔憂;但真的有人相信,從5月份以來逐步放鬆防疫措施的政策,不會給疫情造成任何影響?如果真的這麼想,那也太天真了吧!

如果要將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降到最低,就得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我們接觸的人越多,感染疾病的風險就越大,這是符合邏輯的。比如流感。在寒冷季節,要想預防流感,就要穿得暖和一些,盡量不要和感冒的人接觸;或者,接種流感疫苗。儘管如此,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統計,德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患流感。

強制測試--雖遲但比沒有強

實際上的流感人數可能更高,甚至比官方統計數字翻倍。由於每一年流感高發季節(德國一般是在10月底到次年5月中)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每年的感染人數也會有很大波動,死亡人數也是如此。可能某一年是幾百人,但也可能某一年會超過2萬。您可能要問了,這些都和新冠疫情有什麼關係啊?當然有關係,雖然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但是這些病毒我們都可以採取一些手段來減少它們的擴散,或者最好是完全遏制其傳播。

所以,從本周六(8月8日)開始,德國對從疫情高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都實行強制新冠測試。這是正確的決定!但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才開始實施,而不是在6月份歐洲各國重新開放邊界、允許遊客出入境之後就立即實行?現在感染人數重新增加,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旅遊回來的人,在沒有測試的情況下將病毒攜帶回德國。當然,與疫情最嚴重的3月和4月相比,目前的形勢還不算太糟,尤其從醫學角度來看。

我們對病毒已經瞭解很多

由於德國採取了較為快速且審慎的應對措施,我們沒有看到像重症監護室人滿為患或者是運屍車滿載新冠死亡者棺木的可怕場面。如果我們能堅持採取強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和加強衞生消毒相結合的方法,再加上現在的新冠測試義務,那麼我們仍然可以繼續避免上述可怕的場面。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要履行義務,凡是嚴重違反防疫規定的人,必須迅速且嚴格地加以懲戒。對於各個層面的政治決策者--上至聯邦政府,下至社區鄉鎮--都必須秉承一個原則:不要等到了懸崖邊才拉韁繩。

Deutsche Welle Marcel Fürstenau Kommentarbild ohne Mikrofon
本文作者Marcel Fürstenau圖片來源: DW

在具體操作方面,這可能意味著一些聯邦州可能會出現學校剛剛開學就不得不重新緊急停課的情況。但這樣的措施應該只在那些感染人數激增的地區實行。從之前幾個大型屠宰場或農牧業企業緊急關閉的經驗來看,只要及時採取措施,這樣的群聚性感染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幾個發生在餐館和宗教場所的感染事件,也給大家提供了經驗教訓。這些反面教材也讓季節性勞工的惡劣居住條件得以曝光,讓一些不遵守衞生防疫規則的餐飲業主受到懲罰。

第二波疫情?第一波還沒消失呢!

如果德國能夠對這樣的局域性疫情採取堅決果斷的應對措施,如果大家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謹慎,那麼我們就有可能避免再一次的全面封城。既然現在都在討論所謂的第二波疫情,那麼請注意看一看,它究竟有多嚴重。其實嚴格來講,新冠疫情的第一波從來都沒有完全平息。只不過從5月份以來,它的規模越來越小了。現在它又有重新增長的勢頭。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嚴肅對待,以謹慎、理性和有責任感的態度去應對。那麼,傳染波就又會小一些。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