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選舉對台海兩岸關係影響
2004年12月13日台灣選民選擇了保持台灣現狀和迴避軍事威脅的路線。因此此次台灣立法院的選舉對不顧北京頻頻軍事威脅,加緊台獨步伐的陳水扁來說猶如兜頭一瓢冷水。選舉結果證明,陳水扁力圖通過立法院作為後盾,支持台獨路線的希望已經落空。 民眾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陳水扁,他們認為台獨政策太過冒險。
此次台灣立法院大選自然使北京共產黨政權得到了一定的心理安安慰。因為眼見著陳水扁通過修憲,實現台獨的計劃很難在新的立法院中得到通過。而修憲至少需要立法院三分之二的多數支持。
但北京方面也不要因此以為台獨努力從此畫上了句號,或者是台灣回歸大陸指日可待。
多次民意調查顯示,最近幾年來擁護台獨的民眾人數持續上升。在這一背景下,與其說是台灣民調傾向回歸大陸,還不如解釋為懼怕大陸。如果不是大陸一而再再爾三對台灣發出軍事威脅, 那麼此次投票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另一番天地了。
此次台灣立法院選舉結果唯一積極的意義是, 台灣海峽衝突的升級變得更為不可能。就這點來說,台灣的選民是按照北京和台灣傳統的保護傘-美國的意願投的票。選舉前美國曾不斷明確表示了不支持台獨的立場。
美國雖然承擔了在台灣遭受大陸進攻時保護台灣的義務,但是華盛頓顯然沒有興趣被牽扯進台灣和北京一旦發生的軍事衝突中去。對於美國來說,大陸中國不論從政治利益,還是從經濟角度上來說,都比台灣的份量重得多:在國際反恐鬥爭中,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政治決策中以及在阻止北韓推行核計劃的努力中華盛頓都離不開北京方面的合作。
正是由於這種政治利益的權衡,因此儘管近年來台灣的民主進程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讚揚,但是台灣獨立要想得到外交上的承認卻仍舊只是個夢想。
台灣民眾也不得不吞下一顆苦果。雖然大陸中國對台灣武力威脅多年,但是國際社會現在已經更多地將台灣視為鬧事者。最近的一個突出例子就是,歐盟內部要求解除對華武器軍售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索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