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將遭遇政治抵抗」
2013年5月3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最大肉類生產商雙匯國際日前宣佈,願出價47億美元,收購全球著名肉類生產商—美國的史密斯費爾德集團(Smithfield Foods)全部股份。加上後者所欠債務24億美元,併購行動涉及總金額71億美元。雙匯同時承諾,完成收購後,史密斯費爾德營運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5月31日一期的《新蘇黎世報》刊文指出,儘管如此,史密斯費爾德集團願成為雙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依然令業界驚訝,同時,併購交易是否能成功依然存在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除另有來自巴西和泰國併購競爭者外,主要阻力將來自政治:
「另一個問題是,美國政界是否會對食品業的中國購買人持保守態度。多年來,有一系列樂意收購的中國企業因美國監管機構的干預而失敗。美國監管機構以國家安全和其它國家利益為由拒絕批准收購。……原則上,中國國有企業的收購企圖在美國會面對更大的保留態度,更易在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遭遇政治抵抗。……儘管養豬場和肉加工在美國安全利益上並不扮演中心角色,卻依然存在著難以確定的因素。例如,美方會進行一項全面調查,確定史密斯費爾德集團的成百上千家養豬場是毗鄰軍事基地或位於其它敏感地區。食品安全考慮也可能扮演某種角色。雙匯兩年前曾涉入一樁肉豬養殖戶在飼料中摻化學品的食品安全醜聞。」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指出,若純從商業角度看,併購對美中雙方都有利:
「這筆交易的理性因素主要是,隨著史密斯費爾德的被收購,進口美國豬肉的大門就打開了。業界分析家強調,鑑於中國消費者對本國不潔肉製品的害怕情緒有增無減,進口被認為是安全的美國品牌的肉製品對雙匯而言意味著巨大商機。」
政治阻力
《法蘭克福匯報》也相信,雙匯全資收購史密斯費爾德的最大阻力將來自美國政界:
「收購的背後顯然是這麼一個考慮,即:確保將更多史密斯費爾德品牌肉製品輸往對豬肉的需求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不過,數年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多個大型收購計劃均因政界的抵抗而功虧一簣,尤其是,當收購的對象屬於原料或電信等敏感產業時就更其如此。例如, 2005年,中石油宣佈放棄收購美國競爭對手尤尼科石油公司(Unocal)的計劃;2007年,華為被拒絕併購美國數據網路設備供應商3Com。一些美國政治人士已對出售史密斯費爾德表示疑慮,他們舉出的原因之一是食品安全。併購計劃將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議。」
摘編:凝煉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