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訪貝魯特 黎巴嫩獲「法國解決辦法」?
2020年8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四(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並非偶然成為踏足貝魯特廢墟的首位西方國家首腦。法國同黎巴嫩之間有著悠久紐帶關係。隨著鄂圖曼帝國在一戰後四分五裂,法國受國際聯盟委託,管理黎巴嫩。
黎巴嫩1943年獨立建國後,這一紐帶關係續存。直到今天,仍有部分黎巴嫩精英人士說法語,很多學校開法語課,不少有錢的黎巴嫩人在法國境內有第二住宅。佔人口總數39%的基督教族群仍視法國為某種形式的保護國。
「不是後殖民主義干預」
在訪問貝魯特時,馬克宏向人們許諾提供直接幫助,但也要求建起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這個前託管國是在不恰當地干預?貝魯特海格齊安(Haigazian)大學教授費爾施(Maximilian Felsch)認為不是。他指出,與中東和非洲的法語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符合法國利益,如果法國現在願意幫助處於危機之中的黎巴嫩,肯定會受到該國民眾的歡迎,「我沒聽到眼下有人將此詮釋為一種後殖民主義干預」。
訪問貝魯特後,馬克宏自己對記者表示,所尋求的不是「一種法國解決辦法」,而是一種適合這個受重創國家的「嶄新的政治秩序」。
「一種外來力量」
政治學家費爾施認為,黎巴嫩政府在所有層面都顯示無能,職務均按宗教群體比例分配,並相互制約,國家處於破產狀態。他指出,「在這種局面下,人們理所當然會希望從這樣的政治領導層那裡獲得自由。人們認為,任何其它情況都會好於現況。所以,我可以理解,只要可能,絕大多數黎巴嫩人都會希望某個外來力量能在這裡接管控制。」
「法國影響力消減」
不過,中東事務專家阿布奧恩(Elie Abouaoun)認為,法國不太可能成為這樣的力量。阿布奧恩是和平研究機構「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突尼斯辦公室負責人。他指出,法國人和黎巴嫩人之間依舊有著一種感情上的聯繫,它能影響黎巴嫩國內的共同輿論,「但我們在很多場合下看到,黎巴嫩政府的決策不再因法國人會說什麼而受影響。」
真主黨比法國重要
阿布奧恩指出,更重要的是什葉派真主黨的影響。被歐盟視為恐怖主義組織的真主黨得到伊朗的支持。該組織參與黎巴嫩政府,有自己的武裝,控制著貝魯特個海港。就在這個海港,多年來儲存著高度危險的硝酸銨。阿布奧恩強調,很多黎巴嫩人認為,應該趕走國家的那整個腐敗的建制派,但法國不會表態支持民眾中日益增多的多數人關於趕走腐敗的建制派的這一要求。這位中東事務專家這樣談到法國的角色:「法國在那裡的精英階層內有自己的盟友和聯繫,而這一點就限制了真正成為那裡的最重要『影響者』的可能性。」
眾多國家有意介入
阿布奧恩確信,地區強國當中,假手真主黨的伊朗在黎巴嫩肯定擁有最大影響力。而沙烏地阿拉伯則在過去數年裡失去了影響力。近幾個月來,美國試圖重返。俄羅斯和土耳其迄今的相關努力不太成功。這位中東問題專家認為,法國總統現在的動議不會改變這一態勢。他說,「它或能稍稍提高一點他在黎巴嫩的影響力,但我看不到根本的變更。」
除法國外,美國和德國等眾多其它國家也許諾提供幫助。歐盟也已籌集了數百萬歐元救助金。
貝魯特海格齊安大學的費爾施教授不看好遭受重創的黎巴嫩的未來政治發展。他指出,宗教群體之間的衝突有可能爆發,因為,港區儲存高爆炸性材料很顯然是由什葉派真主黨負責的,而首先是挨著海港的基督教住區在此次大爆炸中被毀。
費爾施教授表示,「需要擔心的是,這一危機很快脫變成某種形式的宗教衝突」:一邊是基督徒,現在希望法國作為保護人;一邊是什葉派,意欲保持真主黨的影響力,從而保持伊朗的直接影響。」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