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别无选择,非常成功”
2007年6月29日德高望重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他的回忆访谈“中国-邻国”一书中写道,93年最后一次见到邓小平的时候,他已经身患帕金森氏重病,97年2月19日,邓在北京去世。施密特回忆道: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最后对我说,“我多想在97年的时候踏上香港的土地,哪怕只有一个小时。”
10年弹指一挥,当年被“远东经济观察”主编 Hugo Restall称为“世界上最疯狂的政治构架”一国两制,这个绝无仅有的试验对香港这个彻头彻尾资本主义的国际都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97年港人西方哀鸿遍野,遥想香港投入红色祖国怀抱之后,香江畔的“泰坦尼克号”前景黯淡。10年后,它真的成了一艘沉入香江的烂泥船?
回想当年,乌云密布
德国著名的时政周刊“明镜”记者Erich Follath 很会讲故事,他在长篇报道香港10年风云的文章中开首声情并茂地娓娓道来:经历了150年傲慢的殖民统治后,英国殖民地香港的末代总督彭定康在离去前的最后一刻还给北京政府来了个“耍流氓”的杀手锏,将实现普选写进香港基本法。97年7月1日的那晚,彭氏泪眼朦胧。
英帝国的最高嘉宾查尔斯王子登上皇家游艇“大不列颠”时蓦然回首面对香港夜色阑珊,忍不住掏出了小手帕。午夜时分,旧日的统治者依依不舍地离去,留下了香港这颗王冠上的明珠,这个拥有69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富有之城。
那一夜,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香港夜市上的算命风水“大师”王先生耐人寻味地说,97年7月1日午夜一个孩子诞生啦,这孩子不听话又难管教,初生之年命运多舛,前途迭宕…..
10年风雨过后
镜头闪回到2007年的香港:街头到处是人民币兑换处,大陆游客充斥街头巷尾,积极踊跃采购;香港楼价又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香港经济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恶梦后又重新蓬勃复苏;面对来自新加坡、上海、深圳的竞争之势,香港调整姿态,力图谋求国际金融大都市的定位;97前大批移民海外的港人又纷纷回到香港捞金。
就连当年预言香港沦陷的人士们也不得不承认, 北京政府基本遵守了一国两制的诺言,香港除了国家外交和国防政策以外,享有高度的自主权。
香港经济界的精英,前星岛集团的主席张定远先生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的采访时,毫不迟疑地说,一国两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因为这是一个唯一有机会成功的模式,而且当年中英谈判时别无选择。
而恰是这一国两制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香港的自由贸易、低税政策以及港人惊人的应变灵活的生存本能使香港渡过一波波危机。
不听话的小孩
97回归初年,香港犹如中了咒语,亚洲金融危机登岸,股市楼市全面崩盘。禽流感引发恐慌,香港屠鸡160多万。直至2003年,萨斯爆发,香港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特首董建华不得人心,配合远在北京的中央政府恰在此时要推出“基本法二十三条”,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50万港人走上街头抗议“基本法二十三条”,香港民主党创会主席李柱铭,在海外西方媒体更以著名的香港“叛骨”闻名的Martin Lee,5月在与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座谈时,回想当时情景仍感动唏嘘不已,港人勇敢上街的行动最后阻止了二十三条的落实。不久后,董建华宣布撤回基本法第23条条例草案。此事不了了之。
按张定远先生的说法, 23条是一个导火索,经济滑坡,失业率高达8%,治理萨斯不当等原因齐时爆发,令港人大规模上街游行。
这一次,北京政府领教了不听话小孩的厉害。就象长期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小孩重新回归,孩子和家长都在彼此试探对方的底线。
风波平息后,仿佛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北京政府送给了香港的一份厚礼“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香港得益大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一路回升,失业率下降,港人相安无事,好象又回到盛世太平的年代。
今天的李柱铭显得有点失落,97年回归之际,他曾经壮言为香港的民主、普选继续奋战,哪怕“把我关起来”。而今,李柱铭虽然是不受大陆欢迎的人,不能自由进出大陆,但是未受牢狱之苦,英雄仿佛无有用武之地。
张定远先生说,香港人很现实,有了饭碗才有安全感。北京和港府用经济发展稳住了香港的民心。
现实现世的香港人如何展望未来?
张定远先生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Vision 2047俱乐部的成员之一。这个组织传承殖民时代盎格鲁-萨克森绅士俱乐部风格,一群对香港政经界颇具影响力的人士共同讨论展望香港未来。2047和王家卫电影“2046”无关,2047年正是香港回归中国50年,基本法到期。
张先生说:“香港的前景很好,人们期待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路增长,香港从中会扮演积极的角色,既服务大陆经济,提供雄厚的资金,输送管理人才,又扮演中国的Gateway,且从中得益。”当然这一前景是在不发生重大危机时的展望。
张先生是一个爱港主义者,他相信香港人有能力处理解决危机。
至于未来,谁也不可欲知。就连香港的风水算命先生也未必。
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