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三月初来函集:两会-记者体验中国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12日

在此,我们再推出一集最近的网友来函。涉及的题目主要是:中国的两会;对德国记者体验中国文章的进一步评论;德国不留外国毕业生的问题;中国的宗教信仰问题;人们对施密特与崔健对话的读后感。

https://p.dw.com/p/4lKW
中国街头图像来源: AP

中国两会

LINESy
关于“宪法”!!!
在中国,要实现宪法的权利是太难了,在中国只有很好的去履行义务。我热爱我的国家,但是在这里处处可以看看践踏“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底线,从我的观点来说:只要是维护了人民的权利,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是好政府,好政党。

hanson
德国之声你好:
刚刚读过《“共产”的中国拥抱资本家》一文,感觉作者对“共产主义”中国的理解有些偏误。由于这种偏误在我读过的西方作者的文章中普遍存在,所以借此机会提出一下。
首先说中国是不是奉行“共产主义”:答案是否定的。实现“共产主义”只是共产党党章中的“最高目标”,是理想。而现阶段中国政府/共产党认为自己是在实践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西方人口中的“共产中国”是主观臆造出来的。这种说法从根本上模糊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
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常说的共产主义是理论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如果我们用“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词来代替“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或许更容易理解两者的区别。以中国政府奉行的理论来说,两个阶段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很大区别。针对《“共产”的中国拥抱资本家》一文, 我觉得有必要强调在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上,两个阶段的区别。
理论上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强调按需分配,社会财富属于社会(那时候国家都不存在了)。而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以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论英雄。以前中国对资本家及资本在理论层面上的否定是以不承认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为依据的。这当然在高的层次上可以说是受到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而具体说来,恐怕也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性所决定。对一个刚刚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过渡的国家来说,机器,资源,土地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社会财富。但对于组织,管理和资本的流动这些无形的社会财富就很难认同。而这恰恰就是资本家创造的财富。
现在所谓的“中国拥抱资本家“现象,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对资本家创造财富的承认。在一个”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一个以“实现现代化”为近期目标的政党来说,接纳资本家在理论上成立,实践中可行,那么在逻辑上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diho:
关于两会
第一是农民问题,第二是官员腐败问题。
当然农民问题不仅是三农,其实包括的内容很多,衣、食、住、行、医、文化等等有关诸多的问题很多,如果两会的代表仅仅泛泛而谈农民问题的话,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比如一户农民本来他的收入就很低但在他的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一个人得了重病,他就只有倾其所有去为他(她)治病,但这就要极大地影响本户的发展生产的能力,因为本来就极其有限的资金已经用来看病,那么他就根本没有余钱去发展,甚至有些农户的生活都无法维持,靠借钱去度过,还有的农户甚至已经趋于破产,他们早就已经资不低债了。而这仅仅只是农民在治病方面遇到的情况,其它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各位人大代表肯定在各方面比我了解的更多,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改善,何谈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要彻底对农村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或者说在农村实行一次革命性的改革,制定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用5到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这样只能治标不治本。吃力不讨好。先简单的谈这些。
说到官员的腐败问题,其实这只能说是一种制度性腐败的成份多,如果国家不从制度上去防治腐败和制约腐败,那么你无论出台多少监督条例都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各级一把手没有人去监督他,随着一把手在任的时间越长,他自我感觉的活动自由度越大,腐败的心理就此滋生、发芽、生长、成熟、结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但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去发展,所以只有存在一种制约机制,从源头上去防治腐败,打击腐败,铲除腐败,让我们的这个健康的社会才能不断稳定的发展。

Liu SH
私有财产入宪
如保护私有财产入宪,那么共产党在半个世纪前用暴力剥夺成千上万的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财产的合法性又在哪里呢?
如共产党当时的暴力剥夺是正当的,那么若干年后人们是不是也可以同样的正当性,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剥夺那些在现在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下取得财产的人的任何财产?
如共产党当时的剥夺是不正当的或者说不合法的,那么是不是应该首先向被剥夺者赔偿?或者有个说法?恐怕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在即将修改的宪法保护下所取得的财产在将来不被以革命的名义剥夺。
总之,如果过去剥夺私有者的革命是伟大的,那么,今后类似的革命同样可以是伟大的。这不取决于有没有什么规定,正如过去的剥夺不取决于任何规定一样。

九:
三个代表进宪法
“三个代表”是某个党的(或者是某个人的)思想,宪法的国家大法!把某个人的思想写进宪法这说明了我们的国家还是处于“人治”的阶段!
本人强烈反对!!

zhouxifeng
两会议题
是农民的问题。是中国稳定与否的关键。
现在农民的处境很悲惨。改善他们的生活!国家需要建立面向全体社会保障制度。

rein
两会
我认为两会最重要的是拟订收复台湾的计划,不能让台湾再这么闹下去了。

“德国记者体验中国”是非谈

Haofeng
德国记者体验中国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德国人到中国去都必须呆在北京啊。那中国政府是不对。人都是自由的,可以自由活动嘛。害得那些德国记者写来写去都只能写北京,是要无聊的嘛。记者这口饭真是难吃啊。不过德国记者也满有职业水准,能把一个北京写透,直到写穿了。

王先生
上帝洋鬼子与猴子
看了贵国记者所撰写的,所谓中国的感受。我很是惶惑。第一点,我不否认有的中国人不是那么礼貌,但大多数人不会动手动脚以及肆意嘲笑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更何况是一个外宾,这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性格,至少我不会这样做,虽然我来自相对贫穷落后的大西北。第二点,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上帝造人的故事,几个人几个城市代表不了整个中国。第三点,的确有的中国人有不同的自大或自卑感,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无知,更多的中国人早就开始理性地思考和看待整个世界,客观地评价中国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关注中国帮助中国这当然是好事,但首先要了解中国,否则那就是盲人摸象。中国在遭受了近百年西方国家以及邻国日本的凌辱后,我始终在想所谓的西方文明国家是否也在奉行森林里的自然法则-弱强食呢?看当今世界,谁敢对世界老大华盛顿说三道四呢?它可以无视巴勒斯坦人的鲜血,却可以凭想象攻打一个主权国家,“顺我者昌,逆我者我亡”。这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国家的哲学吗?它可以逮捕前南战犯,为什么却让曾屠杀难民的现以色列总理逍遥法外呢?我不理解当北爱尔兰要求独立时,国际社会一片沉默,而对台湾的独立要求却兴致勃勃,甚至有些国家的航空母舰不请自到,在海上耀武扬威,把自己当成了足球场上的光头裁判克里纳,但你别忘了克里纳也在舆论和足协的监督之下。我很欣赏德国人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也很敬佩德国人在大是大非上的立场,至少在二战上的反思就比日本人强。我喜爱这个网站,它给我带来了许多信息及思考还有享受。希望你们越办越好,也希望我们的交流得以延续。以上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Wang Wenjuan
对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误解,我非常遗憾。
我必须承认,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原文作者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误解,我感到非常遗憾。
文中叙述的一些被其他人围观和询问的细节,并不是作者所解释的“好奇关系到生存”或者“由于法律大多停留在纸上,就必须知道谈话对象或邻居的一切”,事实上在中国这样的询问代表了一种友善,这是很常见的开场白,另外,在中国个人的年龄收入并不是秘密,大家都很坦然的交流,这和西方是很不同的。但原文作者完全可以拒绝回答,如果他明确说这样使他感觉到侵犯。当然,相应的他最好也不要问别人在如何生活。
我不知道西方人究竟如何想象中国,但今天的中国并不是想象中的禁卫森严的中国,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用政治来解释,不要再用二十年前的印象概念来解释中国。这样并不利于他们理解中国,很多误解会使他们限入不愉快。
中国在这二十年里有了很多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善良的人民和特殊的东方思维方式。我们真诚的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增加与其他国家人民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而接连看到两篇这样的文章,我感觉震惊和遗憾。我没想到改革开放二十年后,当我们不断的了解理解西方文化时,作为见多识广的记者还是这样用陈旧的观念概念来解释中国,我开始担忧中国对外的宣传和形象,我会尽力对周围的德国友人解释中国或者东方特有的文化,使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
对于驻外的记者,我想,他们应该得到对于文化方面的最新培训,而不是带着二三十年前的偏见和误解去工作,因为,中国在变化。我担忧他们陷入了一个特殊的圈子,浮在这个社会之上,只能用向外瞥一眼的印象来作为工作意见的基础。而这,常常是很多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面临的问题。我衷心希望他们真正溶入中国人的圈子,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Eier:
贵台于二月二十九日主编给所有网友的回信中,委婉说明登载德国记者体验中国系列文章的初衷,其中苦口婆心的笔调,读了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也忍不住想要上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来大批邮件的涌入与所激起的回响,显然是出乎主编意料之外的,不过这些激烈的反应不也是正好让我们更能认识到目前中国人的心态。所以主编如果想延续德国记者体验中国系列文章的初衷,不妨也对这些读者的回信作点整理与分析,将更加能周延与真确地加强我们对中国人的瞭解。
对于读者的反应,由于网络上只选登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所以我也不能就据此而以偏概全地断论。不过除了少数冷静的回应外,绝大部份都充满著气冲冲的怒气,看来不少中国人是很容易被小事情所激怒的,尤其是这种小事情是关于到虚幻的祖国尊严。而且被激怒的回应,似乎都是反射性的反应,先回击对方一顿再说,于是我们看到主编所选登的回信中,不是质疑记者的专业素养不够,就是说你德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后再捕上一棒,说是写文章、登文章的人都是一丘之貉而且居心叵测。
不过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不免有所片面与局限,但竟会劳驾到这么多人,然后紧抓著文章的小辫子猛打,也让我们领教到了中国人的厉害,这比透过德国记者的笔触来认识中国,来得更为生动写实。看来以后跟中国人打交道,要不就是谨言慎行,不然就乾脆不理他们。所以对于热中于与中国人交流,且因之调整新闻取向的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时想来不禁萌起一份敬意。

Leser:
中国与宇宙 - 渺无边际的国家
Danke, und ich akzeptiere das gerne.
Und bitte mehr!
Es ist immer gut, was über uns zu erfahren. Aber bitte immer die Realitäten berichten. Es ist mir egal ob es nur ein einzel Fall ist oder im Gegenteil gilt's allgemain.
von einem chinesischen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bobo
中国与宇宙 - 渺无边际的国家
说得很中肯

heflyfly
文章指出诸多中国人的弱点,您是否接受?
中国毕竟在改变!在成长!如果他不出现问题,我想那才是最要命的!对于您的批评,我接受.但是希望您是善意的劝解,而不是把你在中国受到委屈发泄出来!如果那样,我想任何一个人到了德国所受的委屈都要比在其它国家的多!也许您是德国人,所以您看不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外国人,至于您说的中国人骗老外,我在国内的时候,也认为这样很不好,不过我到了德国后,我认为一般般,更可以说在这点上,中国人没有你们德国人厉害,最起码中国人不管是骗子还是一般人对于外国人还是友善的!但在德国好象和我认识的外国人里,没有几个对德国有好印象的!他们都在德国呆了好几年,并且拿到了长期拘留!可是我要问,为什么他们对德国人的印象那么不好呢?我想对于您一个德国人来说,您永远也不会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那就是>中国小孩子都懂的一句谚语: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要总看别人的缺点!! 谢谢

NAYCH
外国记者只是说出了我们一直想说、再说的话而已
他们作为同样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个人,当然和我们一样有权利抱怨拥挤的交通、污染的环境、不古的世道、浇离的人心。我们平时私下里不也屡屡作出同样的抱怨吗?
当然,作为记者,按说应当比有别于常人的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素质。如果观点太偏激、太主观,即使没有人骂,其文章也会失去说服力的。

一中国读者
豪尔茨-中国与宇宙 - 渺无边际的国家
从作者的教育和经历可以看出,他对社会主义确实比普通人有更深刻的了解。他对中国人的缺点比一些中国人看得还深,甚至和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观点一致。中国人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弱点,这里的许多毛病我们的老祖宗在几百年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人指出过。有些事情是公开的秘密,只是大家都不说破。武打小说里有句用烂了的经典句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惯,当然不乏历史的积垢。很多中国人希望洗掉这些顽垢,甚至用强酸强碱,但是根据每人和自己的陋习斗争的经验就能知道,这谈何容易。
豪尔茨先生所认为的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看法显然非常片面,不知他是否都只和这样的中国人打过交道,那我要表示同情和疑问,为什么你圈子里的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呢?我想,基本上说来,这至少不是中国当代年轻人的看法,更不会是他们谦逊的父辈的看法,他们总是抱怨年轻人花了过多的时间解外国,而对本国历史和文化了解太少。
引用一句官场常用的套话,虚伪的真理:隔膜总是存在的,既然交流和合作无法避免,我们都应该尝试将之消除到最低限度。
最后,非常感谢豪尔茨帮中国人指出了这么多缺点,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得十分中肯,我们会努力改正,取得更大进步的。

YU
甚至上厕所也在众目睽睽之下
中国的农民只是做了一件任何正常的地球人遇到一个友好的会说地球语的外星人时所做的事

普通中国人
甚至上厕所也在众目睽睽之下
首先我要向舍普先生表示深切的同情,他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当然不是因为我是194cm的金发白种人,而我自己认为只是源于淳朴的好奇。
但是舍普先生的“幽默”描写已经夸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这就是远离真实。我愿意友善的相信他怀着如此鄙视和能令我感到某些敌意的态度所说的可能都是事实,但是他从文章开头就让所有没到过中国的人以为中国所有地方都是这样。
我可以确定,舍普先生在他遭遇“不幸”的地方顶多只住了几个晚上,很可能只有一晚,而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北京或者别的城市住的(可以十分肯定的说舍普先生没能找到训狗笼住,不知他是否和我一样遗憾),舍普先生应该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吧?如果舍普先生长得没有特别奇怪的话,我想他很难获得多大的回头率,现在中国如此开放,老百姓什么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事物都见过了,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高,就是没有他高,也不可能围着他看。
但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要说的是,舍普先生知道自己在哪个国家工作吗,知道自己是在哪里采访吗,知道自己的职业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就容我来讲一讲,他是不远千里从德国来到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叫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来工作的,他是一个记者,在这个国家采访,并且去了中国的乡村采访,不是中国人要他来的,不是中国的任何人或者机构逼他来的,他是自愿的,不是吗?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接受自己的选择随之可能带来的一切。如果不是文章的标题能让我有点相信可能记者写的,我真的怀疑这真的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职业记者。
最后,我要说中国确实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某些国家表现的那样,不想给中国好处,就似乎好心的要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里提出来,平时却时时处处指摘中国的不是,从没把中国当成发达国家,对,本来也不是。没错,中国人民盼了几百年,时时刻刻都在努力,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强大起来,重振雄风,这一点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一样,善良淳朴的中国人民能将心比心,和各国人民一起彼此祝愿对方生活美好国家繁荣,而不是彼此挖苦、漫骂和污蔑。我想舍普先生在中国一定也感受过中国人民的这种友好,他是能分辨出来的。中国人在德国也经常看到街边的粪便,和人们毫不顾忌的在公共场所大声豪放的擤鼻涕,可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回国夸张的宣传这些,他们知道这只是民族习惯,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德国人的秩序,工作的认真和严谨,当然还有他们闻名世界的汽车。
至于秘密警察的故事,虽然我完全不能肯定是否属实,但这是公开的秘密,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和特务?他们当然不能拿钱白吃饭。

最最后,我是德国之声的常客,因为很忙一般只浏览一下,从不发言,看到这篇文章后再也忍不住了,花费好长时间来写这些字。在这过程中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自己说的话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客观,像贵网站一样,当然难免有不恰之处,还忘见谅!

DREAMING CHEE
驻德国记者对中国的一些不满看法
我觉得某些记者写的文章都太片面了。有可能在中国北方的城市是这样。那是因为现在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以及受过一系列的历史教育。所以他们对外国人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就不是这样了。我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许多人的想法又不同了。我们都欢迎你们来中国。关于中国人的许多陋习,我承认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也不免有许多西方国家的人存在这些不足之处。也听说过有在德国政府楼前光着身子走的德国人。每个国家都存在弊病,而我们正在努力的改正。
最后,还是想告诉大家,新的中国正在长大,新的黄种人正在面向世界!

L J
中国城市交通
不算太夸张。就北京,武汉等城市而言,文中所言情形的确比较普遍。
但该记者大抵没有去过上海,那里的市内交通虽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情况要好得多,有两点比较有效的特殊措施:一是组织大量离退休人员参加交通管理,二是骑自行车者一旦违反交通规则,就得守在交通岗上“执勤”,直到找到下一个违规者替换。

JOKUL.LIU
《中国街道交通就是冒险》观后感
中国的交通状况,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当然不能算好,不过乐观地说,比起十年前,那真是好了许多。我住在成都,只能对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作评论。成都道路拥挤的程度比不上北京,不过相信能代表中国的“平均水平”。城市的规划不够科学(责任不全在政府),给道路预留的扩展空间太小。兴建的8车道大马路主要在城市周边,而商业中心还集中在城市中心没有扩散出去,所以路是修了不少,不过对在城市中居住工作的人来说没什么改变。市政府刚刚完成了对一环路的扩建,主要办法是拆除道路两旁的绿化隔离带,取而代之的是在道路中间兴建一条绿化带。路是宽了,但由于拆除了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的隔离带,常有自行车闯上机动车道。
司机们因为避让行人和自行车,对道路占用率大大提升了。
成都市政府展开的“道路畅通工程”中的其中一项,大力加强了交通规则。12分制度让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小心翼翼。所以文章里面说的“闯红灯”,在成都除非是疯子才敢这么干。至于逆向行驶则不可想象。在市内开车可以鸣笛吗?除非你开的是消防车或是急救车执行任务,岂止鸣笛,就连朝行人闪灯都是被严厉禁止的。在成都,警察和司机执行规则的情况都是良好的但交通规则过于繁杂,会让外地车辆感到头痛。
所以交通规则只对司机有效,而不对行人产生有效约束作用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的交通规则对行人更多的是保护作用)。
成都的汽车,数出租车和公交车最为霸道,对你毫不客气,只要有一点空当,它就挤上来了,至于文章里说的“
政府部门的轿车、干部的汽车和昂贵的进口车总是优先”,在成都似乎不多见。但是它们并不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通常是过多的十字路口和红灯,让车辆的行驶速度大大减慢。
德国记者能看到一部分现象,但不能看到(或是不愿意说出)全部,更不能看到原因。
好的一面还是居多,是吧!

a Chinese girl
中国与宇宙 - 渺无边际的国家
To whoever may concern,
I read most of articals in your website. It's a very good artical and show major aspect of chines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chinese thinking.And It will be better that your reporter can listen to another group. There are some other Chinese who see china from another way.
I am learning German by your website currently for knowing more about Germany and Germans.
Best Regards,
A common but unique Chinese girl

xiaoring
砸奔驰
“王升以自己开的武汉野生动物园的名义,买了一辆进口的奔驰SLK230型轿车,作为公司用车。这样档次的轿车在中国不便宜,连上税和运费在内,他一共付出九十万元人民币。在他的故乡武汉,这件事一度成了全市的话题。每当这位企业家驾着他的奔驰穿城而过时,马路两旁的人都停下了脚步。”一段太可笑了,王升是在大城市武汉啊,在我们这种西部城市奥迪、宝马也很常见,有些刚刚在画报上看到的新款车很快就开到中国的大街上。怎么会有人“停下了脚步”,除非该车少了一个轮子。
发表这样的文章说明编辑的水平也有问题,真应该到中国来看一看,光看别人的文章是不行的。

Xu XS
奔驰车的想法
奔驰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轿车之一,它受到世界每一个国家人民的爱戴。德国的工业技术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它的严谨认真给全世界各国的工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中提到的砸奔驰车的人实际上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只是自己有了几个臭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既然他认为拖拉机好,那他为什么不买拖拉机。还非要买世界上最好的车。现在整个中国跑的绝大多数的车都是德国人设计、德国技术和生产线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国际上的合作和支持,象他这种人也只能开拖拉机了。

百姓
外国车在中国的境遇
不只是奔驰车就连现下的五十铃也一样,我怀疑是政府有关部门受某些大公司的操纵,利用国人的不成熟的民族主义心态,所实行的又一种新的形式的商业保护和壁垒。

xiaoring
关于卡车练驾照。
对不起,这种事情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问了几个朋友也说没这回事。要有也应该很久远了。

中国的交通状况
“中国街道交通就是冒险”某些部分不够真实,比如出租车司机闯红灯后跑掉,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因为交警最差也有对讲机,前面路口完全可以把他拦下来。而且这种情况下被抓住,后果是可以设想的。高速公路上倒着开,这也是很少见的,反正我没看见过,也没听说。
还有一些不合实情的不想列举了,感觉这篇文章要是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可能比较像。我怀疑马斯先生是想混稿费,有稿费吗?
还要声明的是我在中国西部一个城市居住,东南沿海更发达,相信交通混乱的情况更少。

karl witvit
上帝、洋鬼子与猴子
第一个醒目地走入我的眼界的德国人实在是叫人失望,那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看《胡适之传》,约摸在他上高中的时候他有一位来自德国的老师,他与他的这位学生一同去上当时的窑子,我的心为之挪动,久久的在我心不变。
进入大学我知道了德国文化有多大的魅力,有多少思想大家,我独自一个自己德语,还给自己一个德文名字,我只想好好地学习好好地了解我的周边的世界,也许人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记下来的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karl witvit
关于溺的事
记者见多识广只要没有什么私心大多时候还是十分公正的,虽说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诚如斯人。这些事在中国发生倒也是可能,只是一下子全说出来中国人就有些不好受了,那些自己对与不对的人都不会一下子同意你的说法,在这,中国人也许有些不讲理。我不知在德国会是如何一样想,这里所说我也没有问别的人只是自己想到就写下来。
不过我倒是更关心别的一个与这相关的事。我们好多人到了城市如何小便的事,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有这个问题,在济南一个不错的地方,我自己有了较正式的工作也时有不所见。我的老天呀,没有地方方面呀。我不知那些女业务员是如何生存的。又没有人关心那些中下层人女业务员。你也许可以写一点什么。ich warte sie.

随风而去
不敢恭维马斯先生的工作
马斯先生如果总是带着眼镜(可以理解为一种情绪吧)看中国,他就永远不会得到要领。可能需要批评的东西被忽视了,被夸大了的总是一些不带普遍认同的细节。当然没有赞美,因为马斯是优等民族先生,到了需要被他改造的地方总是不顺眼的多。

布鲁诺瓦
不是benz讨厌,是部分德国人讨厌
写这篇报告的德国记者,到过武汉没有?居然说:这样档次的轿车在中国不便宜,连上税和运费在内,他一共付出九十万元人民币。在他的故乡武汉,这件事一度成了全市的话题。每当这位企业家驾着他的奔驰穿城而过时,马路两旁的人都停下了脚步。简直在放屁,一辆仅仅90万的benz居然成新闻,还马路上的人都停下。叫他到武汉访一访,不要成天屁股指挥脑袋,写些狗屁文章。拜托,德国之声,你们请的中文翻译要专业一点,不要德语味太重。另外,这种毫无常识的新闻不要再发了,别把自己搞得跟美国之音一样臭。

说实话
毫不夸张. 我亲自经历过北京, 行人逆向在马路沿下走, 对面过来一队警察, 视若无睹。交通规则的执行,各地有好坏之分. 比如在深圳, 行人等红灯早已经很普遍, 而在没有照相机的路口上我亲眼看见中巴闯红灯.在上海, 出租车开车还是比较规矩. 在广州, 几年前出租车开到自行车道上是常事, 在西安, 为了绕路, 出租车开上人行道的情况都有.

xuxs
中国警察的话题
中国的警察其实不坏,他们也是为了生活。如果不这样他们的生活谁来管。国家的政治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前苏联的警察是不是也是这样,可能比这还厉害。你会有什么想法呢?
要说中国的警察素质是差点,对老百姓对自己的国民没有爱心。这也和政府有关。关心百姓不能总停留在嘴上,而是为百姓服务和办事,说大话是中国政府一切管理部门的通病。不好改。
改革使中国进步了,许多中国人出国了,警察代表团也大批出国,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特别是如何控制社会和人,一时间各种监视设备控制设备如雨后春笋关心百姓,但真正为百姓服务的理念却没学会,所以文章提到的也就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