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经济治理模式还能撑十年
2019年1月21日德国之声: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是什么?
威尔:很简单,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发展得很好。根据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增长会放慢,比起30、20年、甚至10年前的水平会降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
德国之声: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关税措施是否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威尔:其实,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还没有真正体现在2018年的经济数据里。当然,特朗普政府和中国官方的争端引发的不确定性在中国造成了一些问题,但到底会发生什么,要在2019年才能看到。最迟到3月1日,我们就能知道双方是否达成新的协议。
德国之声:目前的情况是否会给北京增加压力,来解决这场贸易纠纷?
威尔:的确如此。人们对在全球经济中如何开展贸易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中国必须要面对。不管你是否乐意,特朗普已经把话题摆到了国际讨论的桌面上。双方是否能达成协议,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的确受到压力,但同时还有其他国家也受到压力,因为如果要参与全球贸易,就会是一个"双赢"(或双输)的局面。
德国之声:既然中国面对压力,政府想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目前有什么具体措施?
威尔:当然在采取措施。今年第一季度政府在货币和税收方面实行了刺激措施,而且可能会继续这样做。最关键的问题是:一个在过去30年推行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经济,同时政治体制却由政府控制的国家,继续这样的道路是否还能取得成功?我认为,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的方式,在10年之后将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会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慢,中国在继续发展,但对增长速度的预期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德国之声:您说,未来人们要逐渐适应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变慢。这是否会带来更多连锁反应?对德国这样出口主导型的经济意味着什么?
威尔: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比如对大众汽车这样的企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众40%的销售业绩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市场。西门子也有10%左右。(中国经济)对德国这样的国家十分重要。不过,鉴于中国经济在今后10年的发展方向及其质量将发生变化,也会给德国这样的国家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比如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开发,--这又是国家控制经济的一个优势:政府命令你进行转型--这给那些有这种技术能力的国家带来新的选项和机会。中国一向善于复制知识财产,但在发明创新方面并不领先,所以对于德国、美国这样的国家以及其他工业领域来说,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挑战。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