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接近又生变数
2006年5月4日广告
“实际上,中国忠于北京和忠于梵蒂冈的天主教徒也部分进行合作,例如一些主教和神甫的任命就得到了双方的承认。最近几个月有迹象表明,双方有可能就共同选定主教的问题做出妥协。
上一次在2000年,北京没有与梵蒂冈商谈就确定了五名主教,此后双边关系开始了五年的冰封期。但去年新教皇本笃十六世发出了有意改善双边关系的信号,因为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许多人在寻求精神支柱,教会行情看涨。
对于许多罗马的追随者来说,北京的爱国教会星期日任命全国人大代表马英林为昆明主教是一种挑衅。梵蒂冈请求推迟任命,以便审查马英林的资格。但北京声称这是干涉内政,星期二北京又任命刘新鸿为芜湖主教。早在今年二月,在梵蒂冈表示疑虑之后,刘新鸿曾宣布不接收任命。”
南德意志报引用专家的话报道说:“梵蒂冈对这类来自北京的反弹
已习以为常,预计不会做出高调反应。香港宗教精神研究中心的克里维勒怀疑,北京是否象梵蒂冈那样,认真对待双边对话。出自思想意识和战略的原因,中国高层领导人还没有就此问题统一看法。这样就为那些不愿把宗教事务管辖权交给罗马的干部打开了‘破坏’双边关系的大门。克里维勒估计,北京与梵蒂冈对话的主要目的是孤立台湾。”
新苏黎世报报道了中国天主教的现状和这起任命主教问题引发的事件,最后谈到了中国宗教的一般状况:
“近十年来,宗教信徒在中国的处境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存在毛泽东时代那样常见的体制迫害。只有法轮功例外,当局仍然以残忍的手段打击法轮功信徒。过去几年,许多教堂重新开放。特别在农村,地下教会看来很活跃。教皇保罗二世去世后,没有获得梵蒂冈承认的官办天主教教区也举行了有很多人参加的追思仪式。其它宗教也受益于这种开放的新气候。
尽管开放,但国家仍然设立了明确界限。独裁的共产党密切注视不让宗教成为滋生某种多元政治的土壤,利用开放宗教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例如,北京就利用最近的佛教活动,让其选定的班禅喇嘛亮相,与梵蒂冈的关系也应服务于北京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