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视黑人言论泛滥 人权组织批评中国政府不作为
2023年8月1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7月,马拉维判处一名在那里生活的中国人12个月监禁,原因是他以极低的价格雇佣当地小孩拍摄视频牟利,其中也涉及种族歧视的内容。一年前,在一则非洲小孩用中文重复"我是黑鬼、智商低"的视频线索下,BBC记者找到这名中国人,并采访了曾被他拍摄的当地孩子及其家长。涉事的中国男子则否认曾制作具有贬损性的视频。
人权观察组织最新的报告称,中国互联网上针对海内外黑人的种族歧视内容近年来日益常见,网民创作这些内容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博取流量并从中获利。
"中国政府喜欢吹嘘中国与非洲在反殖民方面团结一致,却对中国互联网上充斥的仇视黑人言论置之不理," 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亚秋说。
报告称,在非洲的中国网红惯用的影片形式是将非洲人描绘成贫困、依赖,中国人则是乐善好施的财主,给非洲人带来工作、住屋、食物和金钱。
另一种常见的种族歧视内容是诋毁跨种族恋情。黑人跟中国人结婚被说成是"玷污"及威胁中国人的血统纯净。黑人男性及中国女性的恋情特别容易遭到丑化。
除此以外,有些网民要求中国当局禁止黑人成为中国永久居民,或者禁止黑人与中国人结婚。有些人还在网上贴文中利用美国常见的种族主义标志和语言来攻击黑人。甚至有人号召杀死黑人。
德国之声在微博上搜索"非洲",其中一则"网传中国各市非洲黑人数量排行"的帖子下面,即可看到不少具有明确种族歧视、暴力甚至反人类倾向的评论。
社交平台监管不力
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指出,曾于6月致函微博、哔哩哔哩、快手和小红书,讯问他们对于平台出现仇视黑人的种族歧视言论有何对策,均未获答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移除了一支被人权观察指出的影片,但对其它几支包含对黑人小孩不当描述的影片未作处置。抖音表示,该平台靠"人工与技术的结合"执行审核规范,"平均每天对300则以上的影片和留言采取行动,包括涉及黑人的违规内容"。
去年BBC记者曝光马拉维中国男子事件后,为回应国际抗议声浪,中国政府表示"谴责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并承诺要打击"网上非法行为"。在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去年6月的谴责声明下,有曾在中国生活的非洲人留言,批评中国对微博平台上侮辱黑人的言论未作监管。
人权观察报告中引述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的一项研究,称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回应BBC揭发的方式是僵化、武断和不透明的。它们屏蔽所有含有"非洲"一词的搜索要求,连教学影片也不例外。
种族歧视消息不断 平权议题讨论甚少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存在种族歧视的消息不断传出。2019年,山东大学将中外学生组成"学伴"的制度引来网络上兼具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大量攻击。中国央视春晚则在2018年出现中国女演员"涂黑脸"的一段宣扬中国政府金援非洲的短剧。2021年央视春晚的一段"非洲歌舞"也再次出现化装成黑皮肤的中国舞者。
疫情期间,2020年春,广州市在数名尼日利亚人新冠检测呈阳性后,下令隔离市内全部非裔群体,对之检测,不少人因此被赶出住家和旅店,流落街头,引起哗然。
人权观察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透过平权或非惩罚措施来应对网络仇恨言论。可行方式包括公共教育、提倡宽容理念、公开驳斥不实煽动信息以及加强治安以保护受威胁人士。有分析认为,在中国有关种族主义的讨论甚少。
此外,"中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没有依据自己制定的规范处理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内容", 王亚秋说。"中国当局应当停止助长这种有害环境。"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