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合体就能对抗中国企业?
2017年9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朝鲜办到了。尽管几周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对这个共产主义政府发出'彻底毁灭'的威胁,朝鲜统治者金正恩还是我行我素地进行核导弹试验。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事情怎么走到这个地步?"《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一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作者Lorenz Hemicker认为,哪个国家多年来在朝鲜核计划上提供帮助这个问题难以找到答案,这不像在007电影中找寻反派角色那样容易,事情的过程复杂而多面,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清楚参与者的身份。几乎没有人认为有人故意将事情引导到现在的状况。
文章接着指出,是前苏联起了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克里姆林宫帮助朝鲜开国领导人金日成启动朝鲜核项目,帮助其建立研究中心和反应堆研究基地。不过莫斯克后来并没有继续提供支持。1972年,金日成宣布要研制核武器的目标。平壤在初期仅有一己之力,其中的原因也包括,中国和苏联都没向其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平壤尝试通过第三国获取技术知识。这方面,巴基斯坦核武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Abdul Qadeer Khan)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他的关系网络,朝鲜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采购:离心机、制作草图、巴基斯坦的测量数据:简单地概括,购买制造核武需要的所有东西。"前巴基斯坦总统穆色拉夫(Pervez Musharraf)曾在回忆录里证实,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曾帮助朝鲜制造离心机。
文章接着写到了朝鲜是如何发展导弹项目的。其技术也来自前苏联:"大约40年前,苏联逐步放弃了飞毛腿短程导弹。这种导弹不是从苏联直接送到平壤手中,而是通过埃及。至少有两颗飞毛腿火箭是从埃及船运到朝鲜半岛的。"
作者接着写道:"虽然朝鲜之后的导弹技术更加依赖自身的研制,并且能够抵达更远的距离,搭载更多重量。然而显而易见,平壤直到最近都还是缺少不了外国的支持。"
"7月4日,朝鲜试射了首枚洲际弹道导弹,许多专家认为上面安装了外国部件。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埃勒曼(Michael Elleman)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火星-14'(Hwasong-14)洲际弹道导弹的火箭发动机与前苏联的RD-250火箭发动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认为这种技术最初是由俄罗斯或者乌克兰研制的。两个国家都否认将技术转让。"
文章接着写道,朝鲜的导弹计划上,"中国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报道朝鲜新闻的美国网站'NK Pro'引述照片和目击者指出,朝鲜7月初进行'火星-14'导弹试验前两个星期,丹东市有一个带有朝鲜和中国车牌的拖车车队驶向边境方向:是否有零部件来自中国,或是通过中国走私到朝鲜,北京是否明知故犯不遵守联合国制裁,还是当地边境守卫受贿放行,我们只能进行猜测。"
作者写道,就算是不能阻止朝鲜的核进程,一些专家认为还是能够对平壤施加压力,前提是:"真正落实目前的制裁措施,孤立朝鲜。导弹专家席勒(Markus Schiller)相信,'如果切断运输,朝鲜导弹项目至少得倒退十年。' 导弹的运行和进一步发展都需要特定金属合金与合成材料:不过俄罗斯和中国如果继续放行朝鲜边界,或者给前往朝鲜的船只放行,供应就不会枯竭。"
欧美铁路厂商要联手
中国中车集团通过合并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铁路车辆制造商。面对这个劲敌,德国老牌厂商西门子正在考虑收购阿尔斯通、庞巴迪等原先的竞争对手。《商报》一篇评论对此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个想法的确不同凡响:西门子总裁凯飒(Joe Kaeser)想要打造铁轨上的空客。成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公司,可以提供高铁和相关技术一条龙的公司。制衡全球强劲的对手。铁路运输的顶级技术,欧洲制造。最初,铁路就是欧洲人发明的。"
作者Dieter Fockenbrock指出,因此,西门子再次努力与法国竞争对手阿尔斯通进行合并。还有一个选择对象是加拿大庞巴迪,虽然这是一间加拿大公司,但是其铁路业务部分总部位于柏林。
无论和哪家公司合并,加起来的业务规模将达到约150亿欧元:"在西方国家中,没有一家企业能与之相比。只有全球最大的铁路公司中国中车集团的业务规模稍大,为180亿欧元。无论西门子选择与谁'联姻',并购一旦成功,这个欧洲企业联盟至少能够与它站在一个水平线上。"
打造类似空中客车一般的欧洲铁路客车的想法让人感到迷惑:"三十年前,欧洲飞机制造商进行合并,此举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旨在对抗美国航空业的主导地位。欧洲人并不想袖手旁观看着波音公司一步步成为行业中的垄断者。"
但是铁路上却是相反的状况:"行业中的主角几乎都在欧洲: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门子,另外,日本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一点是,并没有像几年前波音公司那种差点主导整个航天业的垄断者。所谓的来自中国的威胁,中车集团到目前为止在欧洲无足轻重。该集团最多在新兴国家占稳脚跟,在美国也有一些业务。这家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服务。这一点中国人是想做出改变的。中车集团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每年550万欧元销售额的欧洲市场对它来说充满诱惑。
作者分析,可以说,想要打造铁路空客是未雨绸缪的计划:"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门子想要预防性地进行联盟。不过合并不能解决欧洲铁路行业自身的问题。"
文章道出了欧洲铁路的硬伤:"最大的障碍是欧洲市场的不统一。如果不会当地的语言,火车司机不能跨境驾驶。因为电力系统不支持,一些火车出行受到限制。欧洲铁路没有统一的信号标准,现在才开启升级主要线路。每个铁路运营商,无论是私人还是公共的,都订购自己的座椅套子。此外,铁路行业并未真正走入现代化,数字化不足,不能给客户实时更新火车信息。"
事实上,大型铁路集团合并是否是理想的解决办法,这值得怀疑:"欧洲铁路业必须得更为创新,就拿德铁为例,这家公司将火车上免费无线网标榜为数字化的高峰,从这点可以看出,道路还有多么的漫长。"
作者最后写道:"阿尔斯通、庞巴迪、西门子和整个的铁路行业必须做出现代化的根本转变。否则'铁轨上的空客'将展翅难飞。"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