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统计数据—可以做点小手脚的工具
2015年9月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星期日世界报》文章写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季度公布的数据都会立即在股市引起反响,但上一次,即7月中旬,投资者和企业界的反应却是困惑、怀疑,有的甚至感到可笑。文章说:"国家统计局的公报上写着7.0这个数字,和三个月前一模一样。而7%的经济增长率正是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这太美好,以至于难以成真。"
文章接着写道,从那以后,经济学家和观察家们有关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可靠性的讨论就更加热烈了。而怀疑早就存在。按照维基解密公布的一份秘密谈话记录,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曾对美国大使克拉克·兰特(中文名雷德)说,他不信任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那是人为的。他认为要了解真实的经济增长,要看国家的电力消耗,铁路货运量以及银行贷款额三项指标。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各省的数据从来就和国家总的数据不吻合。此外,中国每个季度结束两周后就公布统计数据,而且不会再修改,而欧美国家至少要到一个月后才能拿出初步估计,经常还在四周后进行大幅调整。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文章引用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穆嘉(Carsten Holz)的话指出,"中国每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基于选出的数千家大企业的数据。"而各省的数据和总的数字不吻合也好解释:省领导都愿意展示比实际情况更好的数据,这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飞黄腾达。同时,国家统计局也不是独立的机构,统计局里位居高位的党的干部知道党的领导层想要什么。此外,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不透明也给统计局留下了操纵的空间。比如在计算时把通胀率定得比实际情况低,以抬高经济增长率。
文章说,穆嘉教授认为,为了把数字提高到7%,显然是做了一点儿手脚。但他也警告不要夸大其中的水分。"这仅仅是在0.2%到0.3%左右",也就是真实的经济增长率也许为6.7%或6.8%。"否则长期以往,会通过利率效应产生与真实状况的巨大偏差,这有朝一日是会暴露的。"2013年他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调查结果是没有全面造假的迹象。他说,虽然统计局的工作过去几年在改进,但另一方面,"缺陷仍然存在的,国家统计局仍然秘密地工作,既不对人民也不对经济负责,而只是对党负责。因此,它也是共产党的一个工具……"
中国危机连累非洲
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与非洲的贸易额占非洲对外总贸易额的八分之一。《新德意志报》指出,中国的货币贬值以及股市动荡意味着,主要以原材料为动力的非洲经济增长可能因此嘎然而止。文章写道:
"非洲的国民经济必须面对出口收入降低以及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减退的局面。中国的危机首先会对五个国家带来冲击,其出口额占非洲对华总出口的四分之三。这五国是安哥拉、民主刚果、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和南非。"
文章指出,非洲大陆发展最好的国家南非,过去几周里削减了1万个采矿业工作岗位。世界银行估计,到今年底该国将有6万个岗位流失。而受中国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以石油出口为重要支柱的安哥拉。今年上半年,中国和安哥拉的贸易削减了45%。
"专家们早就意识到,只要中国向以内部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那些专注于原材料出口的国家就会遇到困难……。"
文章最后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在7月就将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下调至3.3%,如果多种风险同时出现,将意味着经济增长会更加疲软。
(本文摘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