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香港并不遥远
2019年6月1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逃犯条例》修正案引发香港民众大规模抗议浪潮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终于向民众道歉,并表示修例工作也将无限期搁置。《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认为,香港特首做出这样的让步,显然是迫于北京的压力。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北京实在不想让世界看到香港示威者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画面。这篇题为《败在香港》的评论写道:
"依照《逃犯条例》,任何人只要对北京的政策提出某种质疑,都有可能被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共产党唯命是从的司法机关。
此外香港的企业家和经理们也担心大陆的竞争对手们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逐出市场。凡此种种,都在精英阶层引发了赤裸裸的恐惧。政府之所以暂缓修例,精英阶层的担忧恐怕比学生抗议起的作用更大。"
"香港过去一周的发展,也意味着过去几年曾令国外许多市场经济怀疑论者欢欣鼓舞的观点已经寿终正寝:即从长远看,资本主义即便没有民主和自由的保障也能获得成功,他们认为专制中国持久不衰的经济腾飞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前述观点恰恰相反的是,香港之所以能够吸引外国人和中国大陆人前来经商和生活,正是因为香港的自由价值观。这里有言论自由,网络不受审查。这里有自由的媒体,它们不畏强权,敢于揭露政界和商界的丑闻,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做出了贡献。这里实行法治国家原则,而不是像中国那样,法庭审理开始之前,只顾维持权力的统治集团就已经做出了判决。"
评论写道,有些人认为,香港经济地位的衰落也证明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已经过时。理由是,九十年代,香港的经济产值占中国全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而现在已经降至区区3%。而当年的渔村深圳现在已经超过了香港。评论接着写道:
"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足为奇。中国毕竟有14亿人口,而其当前的经济增长几乎全部依赖政府大兴土木,修桥建路。相反,北京领导层在2020年前将上海打造成能同香港竞争的全球金融中心的计划,尽管付出诸多努力,仍离目标相差很远。外国经济界人士表示,大陆同香港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资本管控仍很严格,政府甚至不能容忍股市跌幅过大,甚至会为此将交易员投入监狱 。
很多国际和中国企业并不甘心接受政府的管控,而仍喜欢选择香港作为进入世界最大市场的窗口。自由使香港立于不败之地。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14大城市,但这座城市的自由度使她与众不同。"
香港抗争所引发的"中国模式"是否比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更为优越的讨论,也引起了《世界报》的关注。该报题为《必须看穿中国》的评论写道,德国社会就如何保护幼鸡权益展开热烈讨论的时候,香港的事态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而事实上, 香港人在捍卫自由民主制度,而这一制度和所有人都密切相关。评论写道:
"1989年,德国人走上街头最后赢得了自由。而中国则对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的示威者开枪射击。当时的政府今天仍在执政。他们现在试图将其通过数码技术进一步完善了的监控原则和不自由制度也转嫁到香港。目标显然还不仅如此。
中国认为,中国模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为自由民主制度的替代。很多国家已经在响应北京发出的号召。南美,非洲,东欧,巴尔干,意大利,到处都有国家同北京结成同盟。"
评论写道,那些希望自由民主制度最终获胜的人们,应该密切关注香港,因为香港其实并不遥远。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