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黎巴嫩巴勒斯坦援助国大会
2006年8月31日来自约60个国家的350名代表参加了这个临时召集的对黎巴嫩援助国大会,会议由瑞典政府和联合国联合在斯德哥尔摩举办。最重要的客人无疑是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许多国家派部长与会,代表德国的是经济合作部长维佐莱克-措于尔。她刚去过黎巴嫩,在当地获得了31天的战争造成的破坏的直接印象。
瑞典主办者对国际上对前来斯德哥尔摩的邀请的反应感到满意。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安妮卡.索德尔斯说:“就与会情况而言,反应很积极。我们很高兴能够欢迎来自许多国家的重要代表团,来自阿拉伯世界,来自所有的洲,来自欧洲。”
现在自然还不知道的是,到底有多少国家愿意伸出援手,因为由黎巴嫩政府起草的财政需要一览是在会议开始前几小时才刚刚写完的。索德尔斯说:“黎巴嫩政府在联合国支持下作出的估计是,在今后几个月里,这个国家需要约5亿美元。”
黎巴嫩人汇集起来的是一个内容面广泛的任务目录:它几乎涉及这个国家公共生活和国有基础设施的所有领域,从给离乡背井者提供住地的帮助,重建供电系统,电信系统到重建交通运输系统。这里面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水供应,还有重建被摧毁的工业,与由此产生的失业现象作斗争。
现在该由各国政府审核考虑,它们有多大的意愿,有多大能力来参加这个行动。瑞典至今的打算是至少出2000万美元。其它援助国还没有说法。
同时,也必须保证,不要象援助国会议上经常发生的事情那样,做出许诺,止于许诺,而要真正让钱流过去。索德尔斯国务秘书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个追踪机制,我们现在在联合国和欧盟讨论委员会范围内讨论,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各国不是仅仅许诺,而是真正地给钱。因为这是紧迫的。”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星期五同样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另一个援助国大会。差不多同样多的代表团将在这个大会上表态,他们是否给巴勒斯坦人以援助。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