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岁数
2014年1月1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周有光,江苏人, 1906年1月13日出生,原名周耀平,本行经济学,却首先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最重要语言学家之一;按公历计算,他今年是108岁,但从他本人到有关各界,均坚称他今年是109岁。1月17日一期《柏林日报》在“政治”栏目上发表的一篇幽默短文,这样介绍这位中国老人:
“周有光堪称巨人。不过,这与他的实际身高无关,因为,同大多数中国男性一样,他该算是小个儿身材。然而,这对他之于中国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人民共和国语言科学的意义,未造成任何影响。尤其是外国人该向周老致谢,甚至该对他鞠躬。若没有他那别出心裁的发明,借助拉丁字母再现漂亮的中国文字,生活会是另一种样子。若无这一技术,数字化通信本来也会十分不堪,—被称为汉字的中国文字符号将难以进入电脑和多功能手机。有报道说,周先生为实现符号转换花去了整整3年时间。
“周有光本来是经济学家。然而,现在,他首先被视为拼音之父。这些‘集中起来的语音’是中国文字的替代符号。中共政权于1958年起实施这一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它都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样的一个人理应受到敬重。尤其是,他1906年问世,而且,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现在依然精神矍铄。周称,他是109岁。莫非这位语言学巨匠把所学的算数知识还给了老师?今年,他该是108岁呀?然而,在中国,不是这么算的。因为,依照老传统,中国人对年龄的计算有别于欧美人。婴儿一面世就算一岁,数天后,便算两岁。中国人在计算年龄时依据农历。……由于传统的计算方式让中国人自己也筋疲力尽,因此,它已逐渐凋敝。周先生则坚称自己的岁数,并同意政府祝贺他109岁华诞。”
中国商会
德国中国商会日前(1月16日)在柏林正式成立。根据中德双方代表在庆典仪式上的表态,商会的成立有助于促进这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经贸交往,其中包括中方企业扩大在德投资活动。《柏林日报》“政治”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对德中两国企业在投资上迄今的不同表现作了比较,并指出,随着中国商会的成立,中国企业到目前为止在德投资问题上的保守态度或许会有大的变化:
“一旦中国经理们提及德国,他们常常会哭笑不得。这里(德国)有着购买力强大的人口、勤奋的专业人士,以及丰富的技术知识。可是,中国企业要在高薪国德国投资?许多企业对此望而却步。
“现在,情况要改变了。周四,德国中国商会(CHKD)在柏林正式成立。它是在欧洲的首个类似机构。……中国企业有心加强在德国的联网,更有力代表自己的利益。商会也将成为有意在德国经营的(中国)企业的咨询人。
“中国人迄今如何在对联邦德国投资问题上持犹豫态度,可以从以下数字中看出:参加德国中国商会的企业目前还不到100家,……而驻华德国商会的会员企业却超过5000家。它们拥有价值400亿欧元的生产能力;而在德中国企业仅有20亿欧元。
“去年,20家德国企业卖给了中国投资人。这是创纪录数字。不过,似乎还有大幅增加的巨大空间。此类并购行为常伴随着对裁员或不情愿的技术转让的害怕。(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在经济之家大厦明确表示,‘中国投资人……在我国受到热忱欢迎’。不过,人们也还可以作出其他一些努力,消除对中国投资活动的某些疑虑。”
摘编:凝炼
责编:李鱼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