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油浓于水—中国对伊朗态度

2006年1月20日

只要看一看停泊在中国海港码头、总长度超过三个足球场、正在等待卸货的万吨油轮,就不难发觉,为什么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外交分歧。这在最近的伊朗核争端问题上又有显著体现。

https://p.dw.com/p/7obq
没什么不能没油图像来源: AP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本周在北京郑重表示:谈判始终不失为调停危机的一种明智的手段。这一冠冕堂皇的外交式答复其实是中国在面对“是否赞成联合国安理会介入伊朗危机”提问时的巧妙躲闪。

在过去的几周里,欧洲人和美国人不遗余力地与伊朗开展了好几个回合飞沙走石的内力比拚,中国却还一味地顾左右而言它。虽然中方代表本周初在伦敦会谈上勉强同意召开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紧急会议,但是一谈到将伊朗问题上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性,中国大使要么摇头要么沉默。就在几天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还口口声声地表示:“我们担心,安理会的干涉可能会使问题愈加复杂化。”

2千万车辆

事实上,中国的外交立场完全取决于其经济利益。十几年前,中国在石油问题上尚能自给自足。上一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勘探出大庆油田,一跃而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但自从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1993年以来,中国不得不进口石油,以满足经济腾飞所带来的旺盛的能源需求。另外,石油还是化工行业的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与此同时,人口众多的中国正在走上快速机动化的道路。13亿中国人目前“仅”拥有2千万辆汽车,据说15年之后,这一数字将成长为现在的7倍。即使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更不必说,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还会带来何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2004年,中国的能源饥渴将世界原油需求向上推动了31个百分点,虽然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去年略有下调,但前景依然可观。

伊朗对于中国来说好比一只巨大的石油储蓄罐,中国每天要从那里提取约30万桶原油,大概覆盖了全部进口量的15%。2004年10月,北京与德黑兰达成价值580亿欧元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伊朗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如此一来,中国取得了储量丰沛的亚达瓦兰油田(Yadavaran)的开发权,每年将从伊朗引进2.5亿吨的液化天然气。同美国或者欧盟一样,中国也在暗暗担心,一旦向伊朗甩出经济制裁的杀手锏,德黑兰政府将立刻拧紧石油输出管的龙头,这无疑将引发世界原油市场的又一次涨价狂澜。

最后一刻的决定

考虑到如此利害关系,中国政府发言人总是在制裁德黑兰问题上闪烁其词,或者故弄一手无关痛痒的外交把戏,就像孔泉在这一问题上的发言,永远是那样的不温不火:“伊朗应该重返谈判桌”,美国及其盟友应该显示充分的“耐心”,“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危机”。看来,至少是到目前为止,北京不打算对伊朗施加任何压力,这也是中国人在处理国际争端时的惯用手法: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各方各面明确表态之前,中国从来不会做出真正的决定。就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比起铤而走险动用手中的否决权,北京更加偏爱投弃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