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星期一:雨中狂欢 热情不减
2008年2月5日
距大游行开始的两三个小时,以科隆大教堂为轴心,身着各式化装服的人群,已三三两两地聚集到这个狂欢圣地,以便能提前占据观看大游行的有利地位。但二月初的科隆依旧是春寒料峭,冷雨飘飘,那些忘记带伞的则将大教堂附近的麦当劳作为据点,点杯热饮,吃个汉堡,来份薯条,暖暖胃,暖暖身,为即将到来的大游行摩拳擦掌。外面的冬雨不减,里面的热情更高,一眼望去,分不清谁是谁,满眼能见的只是彩色的树,美丽的花,可爱的兔,怪诞的小丑等等。这样的早高峰可乐坏了麦当劳的伙计们,因为玫瑰星期一对他们来说,更意味着不断入账的响当当的欧元的狂欢。即便是麦当劳里的厕所,随着节日的到来也分外受宠,50欧分一次的厕所使用费让守在厕所外收费的黑人伙计心里偷着乐。
至于庆祝狂欢节的原因,似乎已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就这个问题,德国之声记者在麦当劳进行了随机采访,得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头戴光环的“天使”说,是为了驱赶漫长冬日的严寒,期盼春天的早日来临;长着红角的“鬼怪”认为,是为了赶在基督教四旬斋到来前好好忘我地狂欢一把;金灿灿的“向日葵”则表示,这是莱茵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祖辈父辈都庆祝,理所当然传下来就接着庆祝。要深究哪种说法更靠谱,似乎不太符合这种“跟着感觉走”的狂欢气氛,因为理由不重要,思考不重要,狂欢的心才是这个节日的真正主题。
到中午十二点,花车大游行正式开始。于是,科隆在风雨中也彻底陷入了疯狂。游行大队由上千个表演方阵组成,每个方阵都精心准备了自己颇具特色的乐队,花车和服装,当然还有一路用来散发的糖果和鲜花;每个方阵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观众的眼球,唯恐自己的方阵不够花哨,不够怪诞,而隐没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
每当一个方阵从自己面前经过,人们就振臂高呼“Kölle Alaaf”(科隆,阿拉夫),“要花”,“要糖”。与此同时,糖果,巧克力,鲜花从天而降,个子高的,自然占据优势,一跃而起,采取半空直接拦截之式;而个矮的,也非全是劣势,俯身而下,捡地上的“漏网之鱼”也收获颇丰,忙得不亦乐乎;撑着伞遮雨的,则灵机一动就地取材,干脆将伞倒置,高举头顶,然后就得意洋洋地等着战利品落入自己囊中;而站在观众前排扮相可爱的小朋友,穿着甜美的漂亮MM,则无须费多大工夫,因为游行队伍中总是不乏怜香惜玉者,主动给他们献上糖果和鲜花,或许还能索取香吻一个,于是,狂欢节也变得甜蜜蜜起来。
生意经在狂欢节特别是玫瑰星期一,当然是不可不念。除了前面提到的麦当劳在当日入账颇丰之外,设置在路边的简易卫生间,光顾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门上明确写着“入厕,50欧分”,在一旁负责管理的小伙,也抑制住了化装参与狂欢的热情,单是收钱找钱就忙得不亦乐乎;当然,还有摆在路边的小摊,提供各式各样的啤酒和面包以及香喷喷的烤肠,单是闻着香味就令人垂涎三尺,生意自然也不赖。的确,趁着狂欢节做点只赚不赔的小本生意,本就天经地义,便人利己。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全城都陷入狂欢之时,总有一群人得保持清醒,他们就是身着“Polizei”制服,维护现场秩序的警察叔叔。警车停在在路旁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个职业本身就注定了与众不同,气氛越是疯狂,他们就要越清醒,以便大众在狂欢中也能得到安全保障。
化装大游行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阴霾的天空暮色已显,随着聚集人群的散去,游行队伍经过的街道上残留的是狂欢后的印迹:砸碎的酒瓶,剥开过的糖纸,遗弃的化装头饰。也许清洁工们对于狂欢节还是颇有微词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高耸的科隆大教堂依旧默默地注视着还在科隆城中继续狂欢的人群。过了玫瑰星期一的高潮,狂欢节也将接近尾声,一度疯狂的德国人,又将回到一如既往的严肃。毕竟,狂欢之后,生活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