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巩固胡锦涛地位
2007年10月23日“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为使自己的准则适应新时代而临时采取的实用主义步骤。虽然‘十七大’依然在镰刀斧头的标记下闭幕,但老牌共产主义理论已所剩无几。这些理论已成功地被‘中国化’,适应了市场经济、私有财产和全球化。
胡锦涛的理论并不像‘三个代表’的理论那样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更具有伸缩性。党的首脑说‘发展是基础’,这就意味着中国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以人为本’指的是要更多重视人民的福祉。以这样的精髓和核心思想求得照顾各方利益的‘全面、平衡和公正的发展’。这一构想模糊不清,对它可以做不同解释,但是它毕竟可以使干部、政府成员和普通党员知道,‘科学发展观’是政府四年来的政策,应该如何理解其大致含义。......
党内各派都广泛地接受了‘科学发展观’,但党内的正宗马克思主义者对党章的其它修改想必高兴不起来。以前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国家所有制,现在的提法是,党‘鼓励、支持并指导’私营经济领域的发展。对作为企业家或经理在私营经济中工作的约三百万新党员来说,这是一鞠躬,也等于承认私营经济在当今中国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柏林日报的评论说,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论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现在还很难说,因为迄今为止,局外人都不知道为达到以上目的将采取哪些措施:
“过去几年,已多次表明,政府准备做的事并非绝对就能做到。在环境保护、能源政策、反腐败及社会平衡等方面,党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虽然党的权力没有受到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权力能够遍及全国所有角落。
北京的指令在地方一级不是经常受到忽视,就是不实用。甚至官方统计数字也表明,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社会形势日益紧张。公安部宣布,2006年头九个月,全国发生了17.900起游行示威。最高法院说,今年头五个月,法院审理了12.622例腐败案件。对今后几年的方向性真正决策还有待做出,但并非在党代会代表们的圈子中、而是由党的尖端做出。就像中国谚语所说:‘小范围做大决定,大范围做小决定’。”